[ yòng yī dāng shí ]比喻以寡敌众。
[ yòng yì dài láo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
[ yòng yì ]用心;企图:我说这番话的~,只是想劝劝他。
[ yòng yìn ]盖图章(多用于正式场合)。
[ yòng yǔ ]1.措辞:~不当。2.某一方面专用的词语:军事~。外交~。
[ yòng yuè ]1.使用斧钺。指执行军法。《左传·襄公三年》:“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 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鉞。”杜预 注:“用鉞斩 扬干 之僕。”2.泛指杀戮。唐 杜甫《草堂》诗:“到今用鉞地,风雨闻号呼。”
[ yòng yùn ]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 yòng zhì ]1.运用智谋。2.犹言耍小聪明。
[ yòng zhuàng ]1.谓逞其强力。2.借指矫捷或勇武。
[ yù yòng ]1.皇帝所用。2.比喻为反动统治者利用而做帮凶的:~工具。~文人。
[ yǔ yòng xué ]语言学的分支学科。研究语言的使用及其规律。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把人们的言语行为看作受各种社会规约支配的社会行为,研究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发现语用规律。
[ zá yòng ]1.间杂使用。《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初,王莽 乱后,货币杂用布、帛、金、粟。是岁,始行五銖钱。”清 薛福成《书<汉书·外戚传>后六》:“大抵 光 之秉政,公私杂用,总之不学无术而已。”2.杂项开支。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义仓》:“高宗 又开杂用之禁,神龙 之后,纲理疏阔,而义仓遂废殆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从此舖里一切杂用,劳佛 便不过问,天天只忙着定货催货。”3.谓差遣从事非主要工作。《水浒传》第一一五回:“却把船上艄公人等,都只留在船上杂用。”
[ zhào yòng ]皇帝直接下令任用。《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今但任尚书,或有詔用,如是,三公得免选举之负,尚书亦復不坐。”胡三省 注:“詔用者,不由三公、尚书,径以詔书用之也。”《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作“勑用”。
[ zhàn yòng ]占有并使用:不能随便~耕地。~一点儿时间,开个小会。
[ zhī yòng ]支付使用。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平叔 请令州府差人自糶官盐,收实估匹段,省司準旧例支用,自然获利一倍以上。”《宋史·职官志五》:“杂物库,掌受内外杂输之物,以备支用。”《红楼梦》第一○六回:“那管总的家人将近年支用簿子呈上,贾政 看时,所入不敷所出,又加连年宫里花用,账上多有在外浮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