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ū jìng ]亦作“秋逕”。秋日荒凉的小路。
[ qiū juàn ]唐 代举子落第后寄居京师过夏课读,其间所作诗文称为秋卷。唐 姚合《送崔约下第归扬州》诗:“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籍而入选,谓之春关……退而肄习,谓之过夏;执业以出,谓之秋卷。”宋 王禹偁《赠朱严》诗:“未得科名鬢已衰,年年顦顇在京师,妻装秋卷停灯坐,儿趁朝餐乞米炊。”原注:“严 妻能书,尝写文卷。”清 唐孙华《送吴振西北游》诗:“纷纷轮轂走神京,秋卷争邀月旦评。”
[ qiū kè ]1.犹夏课。科举时代,士人习举业的课卷。2.秋季的赋税。
[ qiū lán ]秋日的蓝草,经加工,可染织物。
[ qiū làng ]1.秋日的水波。2.指秋风吹落的枯叶。
[ qiū lèi ]1.秋日的眼泪。2.喻秋时的露水。
[ qiū lián ]荷花。因于秋季结莲,故称。
[ qiū liǎn ]1.秋季收取。《礼记·乐记》:“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宋史·食货志上四》:“会 河北 转运司干当公事 王广廉 召议事,广廉 尝奏乞度僧牒数千道为本钱,於 陕西 转运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 安石 意合。”2.秋收。《新唐书·刘仁轨传》:“贞观 十四年,校猎 同州,时秋敛未讫,仁轨 諫曰:‘今兹澍泽霑足,百穀炽茂,收才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