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iāng jūn ]元 末 韩山童 、 刘福通 等利用宗教形式组织的农民起义武装。以红巾为号,时皆谓之“红军”。因其烧香拜佛,亦称“ 香军 ”。参阅《明史·韩林儿传》。
         
                
                
            
            [ xiāng kè ]朝山进香的人。见〖朝山〗。
         
                
                
            
            [ xiāng kū ]弥布香气的洞室。宋 陶穀《清异录·五窟》:“同舍生 刘垂 ……曰:有钱当作五窟室,吴 香窟尽种梅株,秦 香窟周悬麝脐,越 香窟植巖桂,蜀 香窟栽椒,楚 香窟畦兰。四木草各占一时,餘日入麝窟,便足了一年,死且为香鬼,况於生乎!”
         
                
                
            
            [ xiāng là ]意为芳香的蜂蜡,借指蜡梅花。
         
                
            
            [ xiāng lán sù ]即香草醛。详该条。
         
                
            
            [ xiāng lán ]盛放香烛等祭祀用品的篮子。
         
                
            
            [ xiāng lǎng ]美好爽朗。 明 何景明 《明故夔州府知府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公体貌脩伟,而精神香朗,见者倾悦。”
         
                
                
            
            [ xiāng lí ]亦作“香貍”。灵猫。因肛门下部有分泌腺,能发香味,故又称香狸。
         
                
                
                
            
            [ xiāng lián ]1.亦作“香匳”。2.妇女妆具。盛放香粉、镜子等物的匣子。3.借指闺阁。
         
                
            
            [ xiāng lián tǐ ]凡诗词专以妇女身边琐事为题材,多绮罗脂粉之语者,称香奁体。又称艳体。
         
                
            
            [ xiāng lián ]芬芳的荷花。晋 刘琨《胡姬年十五》诗:“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刘孝仪《平等刹下铭》:“檐栖迥雾,砌卷香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