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ǎ shì ]指马身上的装饰物。唐 韩愈 孟郊 等《会合联句》:“朝绅鬱青緑,马饰曜珪珙。”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初说 韩侯 初受命入见天子,天子赐了他些旗帜和马饰。”《文物》1981年第10期:“试对 唐 代的马具与马饰作一些考察,并约略追溯其渊源。”
[ mǎ shǒu yù dōng ]指东归;返回。
[ mǎ shòu máo cháng ]比喻人穷志短。
[ mǎ shuǐ chē lóng ]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mǎ sī gē yóu ]酥油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一·酥》。
[ mǎ sǐ huáng jīn jìn ]谓钱财用尽。
[ mǎ sì huán ]七九步枪的一种。马步两用,有四个穿背带的环,故名。
[ mǎ sì ]买卖马等牲畜的市场。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兴元 中,有知马者曰 李幼清,暇日常取适于马肆。”明 杨慎《丹铅杂录·读书不求甚解》:“公廨近于马肆。”清 钱谦益《邹县谒孟子庙》诗:“末学纷坛墠,讲堂开马肆。”
[ mǎ suì ]古代迷信谓马触犯了马神所患的疾病,如马癫之类。
[ mǎ tái ]旧时高门大户前供上下马的石台。
[ mǎ táng ]亦称“马饭”。即莸草。俗名蟋蟀草。一年生草本。叶片线形至披针形,夏季抽穗。多生于荒野路旁和农田间,分布极为广泛,为一种优良的秋季牧草。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莸》﹝释名﹞引 陈藏器 曰:“马食之如餹、如饭,故名马唐、马饭。”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百草·莸草》引作“马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