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ōng pō yǐ ]一种有靠背可以折迭的椅子。
[ dōng pō zhǐ ]宋神宗 熙宁 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时任 开封府 推官的 苏轼 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后因称谏书为“东坡纸”。宋 杨万里《和陈蹇叔郎中乙巳上元晴和》:“十里 沙河 人最闹,三千世界月方中。买灯莫费东坡纸;今岁鼇山不入宫。”
[ dōng pō zhú ]竹的一种。传说因 苏轼 而得名。
[ dōng qí ]指 周 朝时 齐国。因地处 周 之东,故称。
[ dōng qiān ]向东迁移。特指 周平王 将京都由 镐京 东迁到 洛邑。《左传·隐公六年》:“我 周 之东迁,晋 郑 焉依。”《国语·周语上》:“三川竭,岐山 崩,十一年,幽王 乃灭,周 乃东迁。”《汉书·地理志下》:“幽王 为 犬戎 所败,平王 东迁 雒邑。”
[ dōng qiān xī xǐ ]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 dōng qián ]南朝 梁 时私铸铁钱的一种。
[ dōng qiáng ]1.东边的墙垣。2.即东蘠。
[ dōng qiáng chǔ zǐ ]指邻居的处女。
[ dōng qiáng kuī sòng ]比喻美貌女郎倾心于男子。
[ dōng qiáng ]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乌丸 地宜东墙。’余意一物:‘东蘠’讹为‘登厢’,又讹为‘登粟’耳。”
[ dōng qiāo xī bī ]各处敲诈逼迫。
[ dōng qiáo ]指 灞桥。因在 长安 东,故称。
[ dōng qiáo xī wàng ]指到处乱看。
[ dōng qín ]战国 时 秦昭王 曾称西帝,齐湣王 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 齐国 或 齐 地为“东秦”。《晋书·慕容德载记》:“青 齐 沃壤,号曰‘东秦’。”南朝 梁 萧统《诒明山宾诗》:“平仲 古称奇,夷吾 昔擅美,令则挺 伊 贤,东 秦 固多士。”宋 苏轼《次韵答顿起》之二:“十二东 秦 比 汉 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dōng qīng ]即厕所。旧时建筑,厕所多在屋子东角,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