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ǔ shǐ ]唐 宋 行大典时所置五官,均命大臣任之。
[ wǔ shì ]同“五徵”。《后汉书·李云传》:“得其人则五氏来备。”李贤 注:“《史记》曰:‘庶徵,曰雨、曰暘、曰燠、曰风、曰寒。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庶草繁廡。’”
[ wǔ shì ]家族世系相传的五代。父子相继为一世。
[ wǔ shì qí chāng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
[ wǔ shì ]古时君主昭示臣民的五件事:《逸周书·成开》:“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寧;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
[ wǔ shì ]1.指古代统治者修身的五件事,谓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2.使国致富的五件事。3.决定战争胜负的五种因素。
[ wǔ shì ]古人明堂内设置的木室、火室、金室、水室、土室。《周礼·考工记·匠人》:“五室三四步,四三尺。”郑玄 注:“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於东北,火室於东南,金室於西南,水室於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尺。土室於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以四尺。此五室居堂,南北六丈,东西七丈。”《旧唐书·礼仪志二》:“太常博士 柳宣 依 郑玄 义,以为明堂之制,当为五室。”《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八月﹞庚午,皇太子具卤簿謁太庙五室。”参见“明堂”。
[ wǔ shū ]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
[ wǔ shú ]亦作“五孰”。指烹调成的各味食物。
[ wǔ shú fǔ ]一种古炊具,釜内分格,可以同时烹调各味食物。
[ wǔ shù ]1.五行阴阳变化之数。2.五位数。
[ wǔ shuāi ]佛教语。谓天上众生寿命虽长,临命终时,亦有五种预兆,即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
[ wǔ shuǐ ]古代对今 武汉市 以东,长江 北岸支流 巴水、蕲水、希水(今作 浠水)、西归水(今 倒水)、赤亭水(今 举水)的总称。东晋、南朝 时因属 西阳郡,故称“西阳五水”。
[ wǔ shuǐ mán ]古代 巴 人的一支。因居住在“西阳五水”旁,故名。
[ wǔ sī ]1.宋代对经略使、安抚使、节度使、观察使和总管的合称。2.宋代掌管皇室庄宅、宫苑等的五个官署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