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í guāng ]犹馀晖。比喻暮年。唐 李白《短歌行》:“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頽光。”明 高启《次韵倪云林见寄》之二:“任旷岂能谐薄俗?养和且为驻頽光。”
[ wǔ guāng ]1.五色光彩。2.借指凤凰。
[ xī guāng ]1.犀牛所发的光。三国 魏 阮籍《东平赋》:“资章甫以游 越 兮,见犀光而先入。”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通犀带一”胡三省 注引《埤雅》:“又犀之美者有光,故鸡见影而惊。”2.锐利的眼光。冯德英《苦菜花》第十二章:“她那对不大的黑眼睛……带点粗鲁的犀光,以致使她那恬静憔悴的脸面,带着大胆勇敢的神彩。”
[ xiāo guāng kě xué ]典出《尚书大传》卷五:“晋平公 问 师旷 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师旷 曰:‘臣闻老而学者如执烛之明。执烛之明孰与昧行?’公曰:‘善。’”后因以“霄光可学”指老年犹勤学不倦。南朝 陈 徐陵《谢敕赉烛监赏答齐国移文启》:“霄光可学,乃会耆年。”
[ yān guāng ]1.云霭雾气。2.指春天的风光。
[ yí guāng ]1.光彩照人。2.前人遗留的恩泽。
[ yáo guāng sì ]北魏 世宗(宣武帝)在 洛阳 所建的尼寺。房舍五百余间,妃嫔贵媛,多出家于此。永安 三年(公元530年),秀容 部落首领 尒朱兆 攻入 洛阳,纵兵大掠,时有骑兵数十入寺淫秽。此后颇有讥讪,语曰:“洛阳 男儿急作髻,瑶光寺 尼夺作婿。”参阅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 yuè guāng ]月亮的光线,是由太阳光照到月亮上反射出来的。
[ yuè guāng huā ]藤本植物,茎绿色,有乳汁,叶互生,卵形。秋季开花,花大,傍晚开放,洁白芳香。果实卵形。原产热带,我国各地多有栽培,用种子或扦插繁殖。除供观赏外,嫩枝可用来嫁接甘薯,肉质花萼可食用。
[ yuè guāng mǎ ]即月光纸。《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我不听那些了;我只问姑老爷一件事,咱们这供月儿,那月光马儿旁边儿怎么供着对鸡冠子花儿?”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儿》:“京师谓神像为神马儿……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谓神像为神马儿……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玉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緻,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緑色,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寳等一并焚之。”参见“月光纸”。
[ yuè guāng tóng zǐ ]佛经中人名。其父 申日 为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长者,信外道,作火坑欲害佛,月光童子 谏之不听。后佛至,现大神力变火坑为七宝紫绀池,中生莲花大如车轮。父自悔责而皈依佛法。佛言童子来世当生 秦国 为圣君,受经法,兴道化。见《月光童子经》、《申日经》、《法苑珠林》卷九六。亦省称“月光”、“月光子”。
[ yuè guāng zhǐ ]绘有月神和月宫的纸。旧俗为中秋节祭月之用。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饼》:“纸肆市月光纸,繢满月像,趺坐莲花者,月光徧照菩萨 也。花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寸,大者丈,緻工者金碧繽纷。家设 月光 位於月所出方,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家之人必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