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ǐ wēi zhī zhuó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zào wēi rù miào ]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 zhōng wēi ]1.中道衰微。2.射中微小的目标。
[ zé wēi ]犹言地位卑微。则,通“侧”。《公羊传·定公八年》:“季氏 之宰,则微者也,恶乎得国宝而窃之。”
[ zǐ wēi ]1.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唐 杜甫《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十韵》:“紫微临六角,皇极正乘舆。”《云笈七籤》卷三:“紫微金闕,七寳騫树。”清 厉鹗《东城杂记·灌园生》:“象天河而凿池,拟紫微而建阁。”参见“紫微垣”。2.指帝王宫殿。《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乃立 灵光 之秘殿,配 紫微 而为辅。”张载 注:“紫微,至尊宫,斥京师也。”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一:“小小生金屋,盈盈在 紫微。”明 陈汝元《金莲记·射策》:“和鸣双凤喜来仪,三殿花香入 紫微。”3.亦作“紫薇”。唐 开元 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舍人为紫微舍人。唐 李嘉祐《和张舍人中书宿直》:“汉 主留才子,春城直紫微。”宋 黄庭坚《次韵曾子开舍人游籍田载荷花归》:“紫微乐暇日,披襟咏风涟。”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紫微原为帝星,以其政事之所从出,故中书省亦谓之紫微,而舍人为紫微郎。”《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当时有中书舍人 钱易,字 希白 ……久住紫薇,意欲一歷外任。”
[ zǐ wēi láng ]亦作“紫薇郎”。唐 代中书舍人的别称。
[ zǐ wēi lìng ]唐代中书令的别称。《新唐书·百官志二》:“舍人六人,正五品上…… 姚崇 为紫微令。”《初学记》卷十一“中书令”:“唐 初又为内史令,武德 三年復为中书令…… 开元 初改为紫微令,五年復旧。”
[ zǐ wēi shè rén ]唐 宋 中书舍人的别称。
[ zǐ wēi shěng ]唐 开元 元年取天文紫微垣之义,改中书省为紫微省,中书令为紫微令。省中种紫薇花,故亦称紫薇省。宋 陆游《寄张真父舍人》诗之二:“天上紫微省,鶯花绕直庐。”明 顾大典《青衫记·刘白谒元》:“紫薇省自直通宵,未央宫 漫忆同朝。”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 zǐ wēi yuán ]星官名,三垣之一。中国 古代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若干颗恒星多少不等地组合起来,一组称一个星官。众星官中,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和二十八宿占有重要地位。紫微垣有星15颗,分两列,以北极为中枢,成屏藩状。见 唐 丹元子《步天歌》。《史记·天官书》中亦有与之相当的星官,惟名称、星数不同。《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西蕃七星,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一曰大帝之坐,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 zhī wēi zhī zhāng ]见“知微知彰”。
[ zhī wēi zhī zhāng ]微:细小。彰:明显。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亦作“知微知章”、“知章知微”。
[ zhī zhāng zhī wēi ]同“知微知彰”。晋 潘岳《杨仲武诔》:“克岐克嶷,知章知微。”参见“知微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