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ú yuè ]农历十二月的别称。《尔雅·释天》:“十二月为涂。”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辜之言故,涂之言除也。一岁至此将除去故旧而更新矣,是以十一月谓之故,十二月谓之除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跋》:“光绪 游桃之岁涂月,同年 孙叔茀 吏部持此本过余,属为审定。”
[ wǔ yuè huā hào ]英国第一艘将清教徒移民载运到北美的船。1620年9月从英国出发,11月到达目的地。船上载有移民一百零二人。在航程中,部分移民商订了《五月花号公约》。上岸后,根据这一公约,组织了自己的管理机构。
[ wǔ yuè xiān ér ]方言。五月间刚成熟的玉米。
[ wǔ yuè zǐ ]亦作“五日子”。农历五月初五所生之子,古人迷信,以是日多禁忌,有生子不长养之陋俗。
[ wú niú chuǎn yuè ]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害怕酷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因此发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后用以比喻因遇到类似的事物而胆怯。也借指天气酷热。
[ xié yuè ]1.西斜的落月。2.喻女子的眉毛。
[ xīng lí yuè huì ]犹言时分时合,时去时来。
[ xíng yuè ]1.移动的月光。2.明清军队和漕运兵丁的月饷称月粮,执行任务开拔时加给的称行粮。行粮和月粮合称行月粮,省称行月。
[ xiū yuè ]古代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见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 xiū huā bì yuè ]见〖闭月羞花〗。
[ yǎn yuè ]1.横卧形的半弦月。2.泛称半月形。3.指额骨如半月之形。相法认为极贵之相。4.营阵名。5.指唐李林甫的偃月堂。
[ yǎn yuè dāo ]刀名。刀头形似半月,故名。
[ yǎn yuè gōng ]唐 权臣 李林甫 的代称。因 李林甫 有 偃月堂,故称。旧题 唐 柳宗元《龙城录·李林甫以毒虐弄正权》:“惠州 一娼女震厄死于市衢,脇下有朱字云:‘李林甫 以毒虐弄正权,帝令列仙举三震之。’疑此女子 偃月公 后身耶?”参见“偃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