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ǎn huā ěr rè ]两眼昏眩,双耳燥热。形容饮酒微醉时的感觉。
[ yǎn jiàn wéi shí,ěr tīng wéi xū ]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五:“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听人说的靠不住。”刘真《春大姐》:“玉春娘 嘴里虽没有说出,心里可老是相信着那句老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 yǎn tiào ěr rè ]眼皮跳动,耳朵发热。形容惊恐不安。《武王伐纣平话》卷中:“三日前甲申日,見此景祥,姬昌 眼跳耳熱,心神不安。”
[ yǎn xiā ěr lóng ]比喻对周围情况全不了解。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日本 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 yǐ ěr dài mù ]以:用;代:代替。拿眼睛当耳朵。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 yǐ ěr wéi mù ]拿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比喻不亲自了解情况,只听信别人说的。
[ yóu xīn hài ěr ]发人遐想,动人听闻。
[ yún ěr ]1.见“云尔”。2.饰有云纹提梁的酒器。
[ zhāng ěr xì xīn ]药草名。即及己。
[ zhí niú ěr ]古时诸侯结盟,割牛耳而饮其血,因由主盟者拿着盛牛耳的盘子,所以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用以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最有权威的地位。
[ xiù rú chōng ěr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 yáng dǎ ěr zhēng ]犹言假装没有听到,没有看见。
[ yǎo ěr duo ]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两人咬了一阵耳朵。
[ zhǔ ěr ]1.以耳触物。常谓窃听。《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郑玄 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於壁而听之者。”《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於便殿论之,后属耳於屏风后。”参见“属垣有耳”。2.注意倾听。《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 ﹞嫺进对,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诸王闻者,莫不属耳忘倦。”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属耳听鸎鸣,流目翫儵鱼。”宋 岳珂《桯史·郑广文武诗》:“广 矍然起于坐,曰:‘郑广 麤人,欲有拙诗白之诸官,可乎?’众属耳。乃长吟。”
[ shǔ ěr mù ]犹注意。《左传·成公二年》:“师有功,国人喜以逆人,先入,必属耳目焉。”《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韦昭 注:“属,犹注也。”
[ zhǔ yuán yǒu ěr ]有人靠着墙偷听。指说话要注意。《诗经·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属垣:附墙。
[ zhuā ěr náo sāi ]1.形容焦急而又没办法的样子。2.形容欢喜而不能自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