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ū shì ]商场;市集。明 高启《赠张明府》诗:“海珍通估市,湖税减渔家。”
[ gū shuì ]古代的一种市场税。《晋书·甘卓传》:“卓 外柔内刚,为政简惠,善於绥抚,估税悉除,市无二价。”
[ gū zhōu ]商贾载货的船。明 陈子龙《孙新斋同年索诗寿其母》:“我随估舟发 扬子,湖水冻立连旌竿。”
[ gōng gū jú ]清 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银炉所制宝银,须经公估局鉴定,于宝银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当地流通。外地流入宝银,仍须改铸重估。北京 设有官办公估局,上海、汉口、天津 等地的都是私人开设,收入全靠批费。1933年废两改元后停业。
[ dìng gū ]指物品的定价。《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十年》:“望勘会诸州初纳两税年绢布定估,比类当今时价,加贱减贵,酌取其中,总计合税之钱,折为布帛之数。”
[ diān jīn gū liǎng ]犹言掂斤播两。
[ juàn gū ]宋 代赋税的一种。《宋史·食货志上二》:“﹝ 建炎 ﹞四年秋,遂尽起 元丰 以来诸路常平司坊场钱,次科激赏绢,次奇零绢估钱,次布估钱,次常平司积年本息,次对糴米,及他名色钱。”
[ mán gū ]古代指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商贾。
[ píng gū ]评议估计;评价:资产~。定期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进行~。
[ shū gū ]东晋、南朝 时对买卖行为所征的税。类似后代的契税和营业税。
[ píng gū ]1.公平的价格。《宋史·食货志下三》:“天圣 八年,上书者言:‘县官禁盐,得利微而害博,两池积盐为阜,其上生木合抱,数莫可较,宜听通商,平估以售,可以宽民力。’”2.抑价。宋 秦观《论议上》:“於是变而为免役之法,虽曰岁使中外之民悉输僦直以免其身,然而平估至於室庐,检括及於车马,裒多以为宽剩,厚积以为封桩,则其弊又有甚於差役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