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 ,yī jiù yǒu chái shāo ]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qiān yī bǎi shùn ]形容非常顺从。
[ yī kōng yī bàng ]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 yīn yī ]1.倚傍;依托。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八:“迴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宋 辛弃疾《新荷叶·和赵德庄韵》词:“南云雁少,锦书无箇因依。”沉钧儒《挽张仲仁先生》诗:“还童乏术竟长眠,慟失因依五十年。”2.原因;原委。宋 苏轼《辨题诗札子》:“臣今省忆此诗,自有因依,合具陈述。”《水浒传》第二二回:“唐牛儿 告道:‘小人不知前后因依。’”3.办法。《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未委作何计较,令水体而再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内之水却令清浄?”
[ wēi yī ]偎:一对情人相互~着低低细语。
[ xiǎo niǎo yī rén ]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 yī ē qǔ róng ]指依附随顺以取悦于人。
[ yī běn huà hú lú ]比喻单纯模仿原样照搬或没有改变、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 yī bì ]1.亦作“依芘”。谓栖息庇身。2.引申为依靠庇护。
[ yī cǎo fù mù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 yī cháng ]按照常例。《后汉书·张禹传》:“方谅闇密静之时,不宜依常有事於苑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 崩,孝武 年十餘岁立,至暝不临。左右启‘依常应临’。帝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