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ù péng ōu lǚ ]指与鹭、鸥为友。比喻隐居生活。
[ péng lǚ ]朋友;同伴。唐 白居易《东南行》:“万里抛朋侣,三年隔友于。”宋 文同《中秋夜试院寄子平》诗:“无由奉朋侣,彻晓坐清旷。”
[ shī lǚ ]诗友。唐 白居易《和钱员外答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醉思诗侣有同年,春叹翰林无暇日。”元 吴师道《野中暮归有怀》诗:“酒禁未开诗侣散,菊花时节自登临。”清 曹寅《期卓子任及诸同人不至》诗:“僂指巡诗侣,行期阻片云。”
[ shī péng jiǔ lǚ ]侣:伴侣,同伴。作诗饮酒的朋友。同“诗朋酒友”。
[ mìng chóu xiào lǚ ]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 tóng lǚ ]同伴。《南史·江智深传》:“上宴私甚数,多命羣臣五三人游集,智深 常为其首。同侣未及前,輒独蒙引进。”《旧五代史·晋书·郑云叟传》:“﹝ 郑云叟 ﹞好棋塞之戏,遇同侣则以昼继夜。”宋 何薳《春渚纪闻·点铜成庚》:“我年二十,无家,为道人,同侣三人,共学丹灶。”参见“同伴”。
[ sēng lǚ ]僧徒,也借来称某些别的宗教(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的修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