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俸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fèng lù ]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 fèng mǎn ]旧时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得依例升调,称为“俸满”。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非类效仕宦》:“近因主上久不考选科道,其俸满应行取同咨到部守候者,充满輦下。”《清会典·吏部七·文选清吏司四》:“京官以歷俸二年为俸满,外官以歷俸三年为俸满,未俸满者不入俸深班推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莆田 林教諭 霈,以 臺湾 俸满北上。”《醒世姻缘传》第五回:“那吏部钦此钦遵,没等那 通州 知州俸满,推陞了 临洮府 同知,将 晁知县 推了 通州 知州。”
[ fèng mǐ ]旧时京官的俸禄,以米支给者谓之俸米。《元史·食货志四》:“至大 二年,詔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 至元 钞,而罢其俸米。”《明史·张辅传》:“寻命 辅 所受太师俸於 北京 仓支给。时百官俸米皆给於 南京,此盖特恩云。”《清通典·职官十八》:“凡在京文武各官降级革职留任者,其应得俸米仍照原品支领,以示体恤。”
[ fèng qián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 以吏繇 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 独以五。”唐 元稹《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百官俸钱皆折估,而 革 父子独受实钱。”鲁迅《华盖集续篇·记“发薪”》:“翻开我的简单日记一查,我今年已经收了四回俸钱了。”
[ fèng qiǎn ]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参见“俸深”。
[ fèng qǐng ]犹俸赐。
[ fèng quàn ]领取俸禄的凭证。
[ fèng rù ]官员的俸禄收入。宋 李元纲《厚德录》卷二:“王(王缮)曰:‘某碌碌经生,仕无他志,苟仰俸入以养妻子,得罪无害。’”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二:“国初,士大夫俸入甚微,簿、尉月给三贯五百七十而已,县令不满十千。”《金史·完颜璹传》:“居 汴 中,家人口多,俸入少,客至,贫不能具酒肴,蔬饭共食。”
[ fèng shāo ]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
[ fèng shēn ]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久,资历较深。
[ fèng shí ]指俸禄和食料。《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二十四年,令百官防閤、庶僕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福建 每岁存留俸食银二十一万七百五十六两六钱零。”
[ fèng tiē ]领取俸禄的凭证。
[ fèng xiǎng ]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 fèng xīn ]指官员的年俸和月薪。《六部成语·户部》“俸薪银”注:“官员每年所受之禄曰俸,此外另有月给曰薪水。”《清文献通考·国用四》:“坐粮厅关仓河船厂、砖厂各差官,除照品赴部支领俸薪外,岁给蔬菜、烛、炭银四十一两。”清 谈迁《北游录·纪闻下》:“满 官支俸不支薪…… 汉 官俸薪兼支。”
[ fèng xǔ ]糈,米。古代或用粮米支给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禄。
[ fèng xù ]1.见“俸恤”。2.亦作“俸卹”。官吏既给俸,又别给恤亲之禄,称为“俸恤”。
[ fèng yín ]1.支付官员俸禄的银两。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王以下 满州 官员两季俸银一百一十二万一千九百三十五两七钱五分八釐。”2.指俸禄。《清文献通考·国用四》:“顺治 元年,初定王公俸银有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这么一个镇国公,有多少俸银一年呢?”
[ fèng yú ]俸禄所馀。
[ fèng zhì ]俸禄。
[ fèng zī ]见“俸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