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公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gōng xí ]1.古礼中尊者的席位。2.官府的宴席。
[ gōng xí ]国君死后敛尸的衣服。
[ gōng xiá ]公务间的闲暇。指休假。 唐 韦应物 《休暇东斋》诗:“由来束带士,请謁无朝暮。公暇及私身,何能独闲步。”
[ gōng xià ]复姓。
[ gōng xiān ]复姓。
[ gōng xiàn ]犹国法。
[ gōng xiāng ]1.指公卿、宰相一类的显官。2.对官长的尊称。
[ gōng xiāng ]复姓。
[ gōng jié ]公正廉洁。
[ gōng xiè ]旧时官府衙门的别称。廨(xiè):官署。
[ gōng xiè běn qián ]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gōng xiè tián ]隋 唐 时期给各官署以所收地租补充办公经费的公田。隋文帝 开皇 九年(公元589年),诏给外官公廨田,为公廨田名称之始。唐 制内外各官署均依照等级高低,分别给予公廨田。在京官署公廨田自二十六顷至二顷,在外诸州公廨田自四十顷至一顷。官吏解职,移交后任。公廨田租给农民耕种,苛收地租。唐 以后无给公廨田的记录。
[ gōng xīn ]1.公正之心:秉持~。处以~。2.为公众利益着想的心意:他这样做是出于~。
[ gōng xìn ]公众的凭信;公家的信用。
[ gōng xíng ]1.公然行动,公然进行。《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天癘不戒。”《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左右近习,争弄权柄,交通请託,贿赂公行。”《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如今果是 杨国忠 为相,贿赂公行,不知埋没了多少高才絶学。”2.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车行列事。《诗·魏风·汾沮洳》:“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毛 传:“公行,从公之行也。”郑玄 笺:“从公之行者,主君兵车之行列。”《左传·宣公二年》:“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适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为餘子;其庶子为公行。晋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杜预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参见“公路”。3.鸦片战争前 广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会组织。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创设,次年解散,后屡设屡废。设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担官府差科,消除内部竞争,规定进出口货市价,分配各行业务,约束外商活动,经办中外交涉事项和解决同业困难。《南京条约》签订后,公行取消。4.复姓。战国 齐 有 公行子。见《青州府志》。
[ gōng xìng ]即公孙。国君的孙。
[ gōng xiū rì ]见“公共休假日”。
[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gōng chù ]雄性牲畜,畜牧业上通常指留种用的。
[ gōng xù ]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