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ēn fáng ]1.唐 皇族及大官的世系以房划分。用始祖的官名、爵名或封号称其房,长次之间并有大房、小房,第二房,第三房等分别。《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下》:“自 玄宗 以后,诸王不出閤,不分房,子孙闕而不见。”2.清 代科举考试,南闱和北闱的同考官都分为十八房,分住东西经房,负有分房阅卷之责,故称。清 黄宗羲《广师说》:“流俗有句读之师,有举业之师,有主考之师,有分房之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我日来得了个闈差,怕是分房。”3.分配房屋。如:老李 负责我们单位的分房工作。
[ fēn fáng jiǎn kǒu ]指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
[ fēn fēi ]语本《艺文类聚》卷四三《古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 时相见。”后因称离别为分飞。
[ fēn fēng ]1.谓神仙把风分为两个方向。2.借指分离。3.谓无定向的风。
[ fēn fēng zhì ]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以后,将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君位世袭,在其封国内 拥有统治权,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分封的诸侯不世袭,只有征税权。秦 统一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后,封国官吏全由中央任免,只征 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已不相同。
[ fēn fú ]犹剖符。谓帝王封官授爵,分与符节的一半作为信物。
[ fēn gān ]《后汉书·杨震传》“虽有推燥居溼之勤”李贤 注引《孝经·援神契》:“母之於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溼,絶少分甘。”本谓分享甘美之味,后亦以喻慈爱、友好、关切等。
[ fēn gān gòng kǔ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
[ fēn gān tóng kǔ ]同享幸福,分担艰苦。同“分甘共苦”。
[ fēn gē ]把整体或有联系的东西分开:~遗产。民主和集中这两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开。
[ fēn gé ]在中间隔断:垒了一道墙,把一间房子~成两间。
[ fēn gěi ]1.分发食品、财物等作为给养。《南史·陈武帝纪》:“是时食尽,调市人餽军,皆是麦屑为饭,以荷叶裹而分给。”《北史·崔孝政传》:“坐食进退,孝芬 不命则不敢也,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宋史·世家传二·孟昶》:“凡克城砦,止籍其器甲芻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2.分别给予;分出部分交予。如:分给每人一本书。
[ fēn gēng ]借指父子不和,没有情义。《资治通鉴·汉光武建武六年》:“夫孝於其亲,岂不慈於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明 沉德符《野获编·嗤鄙·衍圣公》:“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数年不归。或云父子不咸,恐有分羹之祸,以此避地,未知信否。”参见“分我杯羹”。
[ fēn gōng ]许多劳动者分别 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有自然分工、社会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分工有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改进 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