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ā la ]1.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味道变坏:~味儿。点心~了,不能吃了。2.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
[ hā là qì dān ]古族名兼古国名。也叫 黑契丹(契丹语,哈剌为“黑”的意思)。指 耶律大石 所建的 西辽。也用来专指 契丹 本族人。
[ hā léi huì xīng ]一颗著名的周期彗星,肉眼能看到的大彗星之一。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76年。中国春秋时代就有关于这颗彗星的记载。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出它的轨道,故名。
[ hā lǐ fā ]穆罕默德逝世(公元632)后,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的领袖的称呼。我国伊斯兰教对在寺院中学习伊斯兰经典的人员的称呼。[阿拉伯khalīfah]
[ hā luo ]用在熟人之间表示问候,或在电话上回答对方,或表示惊讶。
[ hā ní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125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两岸的山区。有本民族语言,部分通汉语文,1949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建有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各级自治地方。
[ hā qì ]1.张口呼气: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口气。2.张口呼出来的气。3.指凝结在玻璃等上面的水蒸气。
[ hā sà kè sī tǎn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 hā sà kè zú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人数最多的民族。
[ hà shi má ]满语音译词。也译作哈什蚂。两栖动物。蛙的一种。体长6—7厘米,背面土黄色,有黄色和红色斑点。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等地。干燥体和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中医用作养阴药。
[ hā xī ní ]中药材阿魏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阿魏》。
[ hā yā ]叹词。表惊讶、惋惜。张天翼《春风》:“哈呀,何必动气呢。”柳杞《好年胜景》:“我几岁?哈呀,我也记不起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