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shào zhàn ]决战前双方前哨进行的小规模战斗。
[ shào biàn ]1.词牌名。也称稍徧。双调,有一百六十字、二百字、二百二字、二百三字、二百四字数体。见《词谱》卷三九。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均属般涉调。北曲较常见。
[ shào bīng ]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
[ shào chuán ]巡逻警戒的船只。元 张之翰《再到上海》诗:“下海人迴蕃货贱,巡盐军集哨船多。”《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似道 尚未及对,哨船来报道:‘夏招讨 舟已解缆先行,不知去向。’”《清史稿·兵志六》:“外海战船哨船,自新造之年为始,三年后,以次小修大修。”
[ shào guān ]旧时军中管领一哨的长官。明 戚继光《纪效新书·治水兵》:“哨官见领兵官一跪一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一天,不知为了甚么事,得罪了一个哨官。”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一直走进里面去搜查的是一位哨官,名叫 陶泽锟。”参见“哨”。
[ shào lù ]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