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àn jīn ]《后汉书·郭太传》载:郭太 字 林宗,有盛名。曾出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后用“垫巾”、“垫角”谓模仿高雅。唐 韩愈《三器论》:“与夫垫巾效 郭,异名同 藺 者,岂不远哉!”唐 黄滔《谢试官》:“时争垫角,俗竟嚬眉。”宋 陆游《雨中过东村》诗:“垫巾风度人争看,蜡屐年光我自悲。”
[ diàn liào ]1.船肋骨和突起的列板之间防止漏水的衬垫。2.用来铺垫猪圈、牲口棚等地面的东西。
[ cǎo diàn zi ]用稻草、蒲草等编的垫子。
[ hūn diàn ]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
[ yún diàn gé ]谜格的一种。谜底各字均为上下结构,须将其上下分拆后扣合谜面。如“掌握昼夜循环规律(猜《水浒传》诨名一)”,谜底为“智多星”,拆字后读成“知日夕、夕日生”切题。
[ kào diàn ]半躺着或坐着时靠在腰后的垫子,例如沙发靠垫。
[ shěn diàn ]亦作“沉垫”。沉没,淹没。指水灾。
[ péi diàn ]因垫付而使自己的钱财暂受损失。
[ pū diàn ]1.铺;垫:床上~了厚厚的褥子。2.铺在床上的卧具。3.陪衬;衬托: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发展事先作了~,因而后来发生的故事并不使读者感到突然。
[ tà diàn ]放在房室门口,用以除去鞋上尘土的垫子。
[ wú zhā diàn ]谓没有本领,没根底。
[ qiāo diàn ]唐 时内外用钱,每千文扣除若干,谓之跷垫。即后世所谓扣串。
[ ruǎn diàn ]垫枕状的支承物--亦称衬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