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塘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ní táng ]烂泥淤积的洼地。
[ mǎi bēi táng ]词牌名。即《摸鱼儿》。
[ qián táng ]秦置钱唐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至钱唐,临浙江”。唐代因唐是国号,改为塘。1912年钱塘县与仁和县并为杭县。1961年杭县并入余杭县。
[ shān táng ]山中积水的池塘。
[ lì táng ]饲养牡蛎白蚬的海塘。我国蛎产,本有石蚝、竹蚝二种;石蚝附石而生,竹蚝则插竹海边为浮田,亦谓蕹簰,又称蛎塘。参阅 清 李调元《南越笔记·蠔》。
[ shuǐ táng ]池塘。
[ liǔ táng ]周围植柳的池塘。
[ shí táng ]石筑堤岸。
[ shuāng táng ]犹素湍。水质碧清的池塘。
[ qīng táng ]池塘养鱼的重要环节之一。养鱼前彻底清理池塘,消除淤泥,杀灭害鱼、害虫等,以保证鱼类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 tà táng chē ]用多辆水车将大河之水戽入支河,以便灌溉。清 钱泳《履园丛话·臆论·水利》:“吾乡高田多,低田少,每遇旱年,枝河乾涸,则苗立槁。一乡之人言之保长,将水车数十百具,移至大河有水处,车进枝河,以灌苗田,谓之踏塘车。”清 方薰《踏塘车》诗:“去年踏塘车,田中赤裂飞黄沙。今年踏塘车,田中滉瀁多鱼虾。”
[ yú táng ]捕鱼或养鱼的地方,特指鱼围塘的内部间格或圈住鱼的围网。
[ táng àn ]堤岸。
[ táng ào ]池塘;低洼地。
[ táng bà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蓄附近的雨水和泉水,灌溉农田。也叫塘堰、坝塘。
[ táng bào ]1.军事情报。亦指专职传递紧急军情报告的人。2.邸报。3.清代自京至省,驿站设有塘兵,沿途接替递送。后来发行报纸,塘报废。4.浙东一带赛会时,由一个化装的孩子骑马先行,预示赛会队伍即将到来,称“塘报”。
[ táng chí ]池塘。
[ táng dài ]塘坝。
[ táng dīng shuì ]南朝 会稽郡 兴修水利的捐税。会稽郡 本有民间自行摊派工料兴修水利的办法,齐武帝 永明 二年,太守 王敬则 将此项物力折钱收归官府,成为 南齐 杂税之一。南朝 齐 萧子良《谏敛塘役钱启》:“臣昔忝 会稽,粗闲物俗,塘丁所上,本不入官……今郡通课此直,悉以还臺,租赋之外,更生一调。致令塘路崩芜,湖源泄散,害民损政,实此为剧。”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会稽 等郡的人民除负担正赋外,还要缴纳塘丁税,而政府却听任塘路崩芜,湖源泄散,而不加防修。”参阅《南齐书·王敬则传》。
[ táng féi ]池塘中 用作肥料的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