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ān xū ]1.北面的天空。2.泛称天空。
[ táo xū ]传说中 舜 烧制陶器的地方。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春秋》昭公 七年,谢息 纳 季孙 之言,以 孟氏 成邑 与 晋 而迁于 桃。杜预 曰:‘鲁国 卞县 东南,有 桃虚,世谓之曰 陶墟,舜 所处也。’”
[ xiōng xū ]将叛臣的宫室夷而为污池,谓之凶墟。
[ xū chǎng ]集镇;市集。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从田中西北行一里餘,抵北山下,稍西復北,一里,逾其坳,有墟场,为 马站 街房。”清 赵翼《土歌》:“春三二月墟场好,蛮女红妆趁墟嬲。”孙超群《配合主力反“围剿”》:“一条冷清清的山沟变得比墟场还要热闹。”
[ xū jí ]墟市。许地山《狐仙》:“什么叫做半开化,我不懂。那要到济良所去挑选妻子的才是半开化呢。因为那和到墟集里去买牛羊是同一条道理。”
[ xū jū ]《庄子·秋水》:“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拘於虚也。”后以“墟拘”喻孤居一隅,见闻不广。
[ xū mǎng ]废墟榛莽;荒野。汉 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军败身辱,逋逃出走,栖於 会稽,国为墟莽,身为鱼鳖。”宋 欧阳修《集古录目序》:“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湮沦磨灭,散弃於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明 宋濂《凝道记·采苓符》:“生民流亡,倀倀无所依,以墟莽为楼馆。”清 刘大櫆《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又其时先世塋墓尽为势家所侵没,先生每独往荆榛墟莽之间,访求数十年不倦。”
[ xū qī ]犹墟日。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章:“天乎!使此微虫早落吾手,待邻村墟期,必得善价。”许杰《墟期》:“这是一九四○年五月中间的 东庆 墟的一个墟期。”
[ xū rì ]中国 南方如 湘、赣、闽、粤 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