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ng yá shān wǔ zhuàng shì ]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创立壮烈事迹的八路军战士。狼牙山在河北易县西。形势险要,状如狼牙。1941年9月25日,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五人在狼牙山阻击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子弹打光后,砸坏枪支,跳下悬崖。
[ lǐ zhí qì zhuàng ]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 dǎn cū qì zhuàng ]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 dǎn zhuàng ]胆子大:他见到有人支持他,就更~了。
[ dǎn zhuàng qì cū ]形容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 dǎn zhuàng xīn xióng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 hóng zhuàng ]1.宏大雄伟。晋 潘岳《西征赋》:“蹈 秦 郊而始闢,豁爽塏以宏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成公子安《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美於 黄河。’”宋 陈亮《元宝观重建大殿记》:“经始於 淳熙 辛丑之春,落成於甲辰之冬。宏壮伟丽,一切视 彦清 在时。远近合覩,起敬增嘆。”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三》:“﹝丞相府﹞在 西华门 内北向,规模甚宏壮。”郭沫若《残春》:“记得我那时候住过的房屋,比 日本 的要宏壮得许多。”2.谓气魄、声势雄壮。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杂文》:“陈思《七啟》,取美於宏壮;仲宣《七释》,致辨於事理。”《北齐书·魏收传》:“帝 曾游 东山,勅 收 作詔,宣扬威德,譬喻 关 西,俄顷而讫,词理宏壮。”唐 芮挺章《<国秀集>序》:“讽者溺於所誉,志者乖其所之,务以声折为宏壮,势奔为清逸。此蒿视者之目,聒听者之耳。可为长太息也。”宋 叶适《祭翁常之文》:“诗抽情而丽密,赋写物而宏壮。”萧红《生死场》十三:“他不开言了!静站在院心,等待宏壮悲愤的典礼来临。”3.强大壮盛。唐 赵元一《奉天录》卷三:“兴元 元年春三月九日,朱滔 发兵临 河北 地。士马宏壮,有骄我之色。”
[ mín zhuàng ]1.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明 王廷相《雅述下》:“正统 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 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陕西 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2.清 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清 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第六回:“又有几个人穿着号衣,上写着‘城武县 民壮’字样,心里知道这上房住的必是 城武县 了。”
[ hóng zhuàng ]1.犹雄健。宋 曾巩《赠黎安二生序》:“读其文,诚閎壮隽伟,善反復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才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薛福成《笠山宏远炮台铭》清 吴汝纶 评:“浙东 礮臺,乃作者数年心力所萃,故言之倍亲切有味。铭辞尤閎壮瑰雅。”2.宏伟壮丽。宋 沉括《梦溪笔谈·杂志二》:“丞相 陈秀公 治第於 润州,极为閎壮,池馆绵亘数百步。”明 袁宗道《游西山记三》:“佛殿甚閎壮,大抵 西山 兰若,碧云、香山 相昆季。”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七》:“﹝ 伐底冈 教王宫﹞是殆积千八百餘年之物力,集 欧 美 诸洲各大国之赠献,缔造经营非一时一人之力,宜其规模之閎壮若斯也。”
[ jiā zhuàng ]对勇壮行为的推崇和赞美。
[ jùn zhuàng ]犹强壮。骏,通“峻”。
[ jiǎo zhuàng ]1.竞比雄壮。2.指同等壮观。
[ kè zhuàng ]宏大;强盛。《后汉书·胡广传》:“﹝ 广 ﹞时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宋 李纲《与宰相论捍贼札子》:“毅然亲征,将士用命,捷音繫路,庙謨克壮,虏势退屈,诚可为天下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