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夏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hù xià ]夏,《大夏》,禹 乐名;頀,《大頀》,汤 乐名。后亦指典雅的古乐。
[ hán xià ]《汉书·扬雄传上》:“以函夏之 大汉 兮,彼曾何足与比功?”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函夏,函诸夏也。”后以“函夏”指全国。
[ guò xià ]度过夏天;避暑每年他都到北戴河去过夏。
[ dōng chóng xià cǎo ]也叫夏草 冬虫、虫草。真菌的一种。夏秋,它的子囊孢子萌发成菌丝体,侵入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并以虫体组 织为营养,在虫体内发展,最终使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壳,菌丝体形成菌核。被害昆虫一般在土内潜 伏越冬。第二年夏季,从虫体内的核菌长出有柄的棒形子座,伸出僵虫体外,故名。主要寄主是冬虫夏 草蛾的幼虫。多生于高山草原上。干燥的子座和虫体可入药。
[ dōng shà xià qiú ]比喻不合时宜。
[ dōng shàn xià lú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 dōng wēn xià qīng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 dōng wēn xià qìng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 biān xià ]边地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族的并称。
[ bàn xià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圆球形,白色,可入药。
[ jiě xià ]佛教语。谓僧尼一夏九旬安居期满而散去。
[ jiě xià cǎo ]解夏之日,诸僧取生茆拟作 释迦 成道时之吉祥草,坐于其上而行解夏之法,然后以之分赠施主,以示分福之意。
[ liǎng xià ]见“两厦”。
[ liàng xià ]谓旧俗在农历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晒纱葛之类的衣服。
[ liè xià ]犹炎夏。
[ mèng xià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 jīng xià ]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晋侯 惧而退,入于房。”杜预 注:“旌夏,大旌也。”孔颖达 疏:“谓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题识其舞人之首。”汉 马融《广成颂》:“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鳶之脩橦。”
[ lì xià ]1.二十四节气之一,在5月5、6或7日。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见〖节气〗、2.交立夏节气;夏季开始:立了夏,把扇架。
[ pò xià ]1.佛教语。僧人在夏季三月须安居静修,谓坐夏;坐夏期内出外谓“破夏”。2.入夏。
[ mán xià ]蛮夷与华夏。泛指边远地区和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