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宁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kūn níng gōng ]在 北京 故宫内 交泰殿 后。广九楹,有东西二暖殿,明 代为皇后居处。
[ dìng níng ]亦作“定宁”。安宁。
[ hé níng ]1.使和平安宁。2.和睦安宁。3.谓和解,平息。4.唐代郊庙祭祀时的一种舞蹈名。5.使和睦安宁。
[ huāng níng ]荒废懈怠,贪图安逸。
[ kè níng jūn ]宋 代的一种地方治安军队。《宋史·太祖纪二》:“﹝ 乾德 三年九月﹞壬申,詔 蜀 诸郡各置克寧军五百人。”
[ liè níng fú ]亦称“列寧装”。建国前根据地、解放区干部经常穿着的一种服装,建国初期亦颇流行。刘道生《森林中的红军大学》:“我们红大的学员走在最前面,一律徒手,穿着硬梆梆的新咔叽布列宁服。”《花城》1981年第6期:“她今天穿一件紧身双排钮列宁装外套。”
[ liè níng shì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一种俱乐部。
[ liè níng zhuāng ]见“列寧服”。
[ hóng níng ]大安,长治久安。
[ jí níng ]犹言安定秩序。
[ kuí níng ]药名,化学式C20H24O2N2·3H2O。是从金鸡纳树等植物的皮中提制出来的白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有苦味。用于治疗疟疾。也叫金鸡纳霜。[英quinine]
[ liáo níng dà gǔ ]也称东北大鼓。旧称奉天大鼓。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东北 各地。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唐山大鼓的曲调。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二三人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等。在流行过程中,形成多种流派:奉天调流行于 沉阳、辽阳;南城调流行于 营口、海城;西城调流行于 北镇、黑山;还有东城调、北城调。传统曲目有《忆真妃》、《响马传》、《蝴蝶杯》、《宝玉探病》、《孟姜女寻夫》等。
[ liáo níng shěng ]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滨渤海和黄海,西邻河北和内蒙古,北邻吉林,东接朝鲜。面积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4 238万(2000年)。省会沈阳市。重要城市还有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等。
[ nán níng shì ]别称邕(yōng)。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自治区南部邕江沿岸。人口92万(1997年)。湘桂铁路在此与南昆、南防铁路相接。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风景名胜有南湖、伊岭岩、青山等。
[ níng ān ]安定;安宁。《后汉书·和帝纪》:“先帝即位,务休力役,然犹深思远虑,安不忘危。探观旧典,復收盐铁,欲以防备不虞,寧安边境。”《后汉书·鲁恭传》:“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穀价常贵,人不寧安。”
[ níng biān ]使边境安定。
[ níng biàn ]安宁便利。
[ níng chāng ]安定昌盛。
[ níng chì ]即 宁戚。
[ níng chóu ]丝织品。蚕丝织成,有明显斜纹,绸面平挺,质地结实。织造前预先染色,有素织和花织两类。适于作服装用。因产于 南京,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