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ǒu xián tiān xiàn ]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同“口含天宪”。
[ dà dū xiàn ]明 代称巡抚从三品为大都宪。
[ niè xiàn ]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另文申详臬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七回:“小人该死,昨夜飞瓦打伤的,正是臬宪大人。”
[ hóng xiàn ]北洋军阀首领 袁世凯 自谋称帝时定的年号。从1916年1月1日始至3月23日废止,为时仅两个多月。
[ lì xiàn ]君主国家制定宪法,实行议会制度:君主~。
[ qiān xiàn ]僉都御史的美称。《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陈多寿 官至僉宪,朱 氏 多福 恩爱无比,生下一双儿女,尽老百年。”顾学颉 校注:“古时称御史为宪台。明 代,都察院设有左右僉都御史,所以称为‘僉宪’。”
[ shí xiàn fǎ ]即时宪历。清 俞正夑《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是年(康熙 三十三年)赐 西藏 第巴 金印,颁三十四年《时宪法》列 蒙古 各游牧节气。”亦称“时宪术”。《清史稿·时宪志一》:“世祖 定鼎以后,始絀 明 之旧历,依新法推算,即承用二百六十餘年之《时宪术》也。”参见“时宪历”。
[ móu xiàn ]楷模,榜样。谋,通“模”。
[ sān dà xiàn ]清 代地方官员对抚台(巡抚)、藩台(布政使)、臬台(提刑按察使)的合称。《冷眼观》第二回:“我们应酬多,一年三百六十日,差不多三大宪上司衙门里的幕友,倒有三百五十天在 钓鱼巷 做议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