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ǎi kòu ]海盗。《宋史·韩彦直传》:“海寇出没大洋刼掠,势甚张。”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 嘉庆 ﹞十三年靖 闽 粤 海寇。”
[ kòu bào ]同“寇暴”。清 顾炎武《朱子斗诗序》:“余悲夫以 子斗 之贤,使其立朝,必能为天子正纪纲,补闕失;其在封疆,必能秉一节,遏寇虣;乃终老不用,歷变故以卒。”
[ kòu bī ]谓侵犯逼近。《南史·陈纪上·武帝》:“二年冬,侯景 寇逼,帝将赴援,广州 刺史 元景仲 阴将图事。”《南史·陈纪上·武帝》:“丁丑,载 及 龕 从弟 北叟 来降,帝抚而释之,仍以 载 兄 鼎 知郡事。以 嗣徽 寇逼,卷甲还都,命 周文育 进讨 杜龕。”
[ kòu chāo ]亦作“寇抄”。劫掠。《后汉书·东夷传·夫馀》:“至 安帝 永初 五年,夫餘王 始将步骑七八千人寇钞 乐浪,杀伤吏民,后復归附。”《陈书·世祖纪》:“侯景 之乱,乡人多依山湖寇抄,世祖 独保家无所犯。”清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衅始》:“江、浙、山东 沿海寇钞之祸起于 嘉靖 閒,歷数十年而后定。”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二节:“回纥 无君长,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善骑射,以寇抄为生。”
[ kòu jiǎ ]东汉 寇恂 与 贾复 的并称。执金吾 贾复 部将杀人,汝南 太守 寇恂 捕杀之。
[ kòu jǐng ]同“寇警”。《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自 零昌、狼莫 死后,诸 羌 瓦解,三辅、益州 无復寇儆。”
[ kòu lái gōng ]即 北宋 政治家 莱国公 寇準。字 平仲。景德 元年 契丹 军进攻时任宰相,反对 王钦若 等南迁的主张,力主抗战,促使 真宗 往 澶州 督战,与 辽 订立 澶 渊 之盟。不久被 王钦若 排挤罢相。天禧 初年复相,封 莱国公,四年又被 丁谓 排挤降官。后被贬死于 雷州。能诗,今传有《寇忠愍公诗集》三卷。宋 苏洵《上富丞相书》:“曩者陛下即位之初,寇莱公 为相。”《冷眼观》第十七回:“寇莱公 数短 王文正,而 王文正 荐 準 愈力。”
[ kòu liáng ]亦作“宼粮”。敌人的食粮。
[ kòu luàn ]1.外患与内乱。2.侵扰。
[ kòu lüè ]侵犯劫掠。《后汉书·冯绲传》:“武陵 蛮夷 悉反,寇掠 江陵 间,荆州 刺史 刘度、南郡 太守 李肃 并奔走 荆 南,皆没。”《周书·陈忻传》:“魏孝武 西迁之后,忻 乃于 辟恶山 招集勇敢少年数十人,寇掠 东魏,仍密遣使归附。”宋 苏辙《论前后处置夏国乖方札子》:“秋冬之交,贼马肥健,时出寇掠。”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六节:“突厥 所以经常寇掠 关中,目的在夺取 长安 积聚的财富。”
[ kòu lüè ]侵犯劫掠。《汉书·匈奴传下》:“单于始用 夏侯藩 求地有距 汉 语,后以求税 乌桓 不得,因寇略其人民。”《后汉书·东夷传·高句骊》:“和帝 元兴 元年春,﹝ 句驪王宫 ﹞復入 辽东,寇略六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始兴屯田”裴松之 注引《魏书》:“诸军并起,无终岁计,飢则寇略,饱则弃餘,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