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山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bǎo zhū shān chá ]见“宝珠”。
[ cán shān ]1.谓山将尽处。2.荒芜的山。
[ 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或变乱以后的土地景物。
[ dì dòng shān cuī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同“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ān yáo ]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 cóng shān jùn lǐng ]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
[ chǔ shān ]1.山名。即荆山。在湖北省西部,武当山东南,汉江西岸。有抱玉岩,相传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于此。2.山名。即商山。在陕西省商县境。3.泛指楚地之山。
[ chǔ shān wū shuǐ ]楚地之山,巫峡之水。
[ chǔ shuǐ bā shān ]泛指 蜀 楚 之地的山水。
[ chǔ shuǐ wú shān ]楚地的水,吴地的山。指古时吴、楚两国所属地域。后用以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 chǔ shuǐ yān shān ]形容从南到北山高水远。
[ chǔ wáng shān ]山名。原名 同孝山。在今 徐州市 铜山县 境。因 汉 楚元王 刘交 葬此而得名。相传山上有 霸王 项羽 的点将台,俗又称 霸王山。宋 苏轼《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诗之一:“断岭不遮西望眼,送君直过 楚王山。”参阅《后汉书·郡国志三》“彭城”刘昭 注引《北征记》。
[ dà gū shān ]山名。在 江西省 鄱阳湖 出口处。又名 鞋山。
[ dà hóng shān ]1.千米。同名主峰,海拔。2.米。风景优美,林木苍翠。有九十六峰、九十一岩、四十二湖、五十二溪及百洞十瀑、七寺九庙五道观。附近还有烈山、擂鼓墩等名胜古迹。
[ fú shān ]1.山名。即 包山、狮子山。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钱塘江 心,宋 元 以来随着泥沙沉积,遂与北岸大陆连接。《宋史·苏轼传》:“浮山 峙于江中,与 渔浦 诸山犬牙相错。”2.山名。即今 广东省 饶平县 西北 浮山。南宋 末与 元 兵交战于此。3.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南。《山海经·西山经》:“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郝懿行 笺疏:“《水经·渭水注》有 胏浮山 与 丽山 连麓而在南。盖此是也。”4.指海市蜃楼。清 黄宗羲《海市赋》:“南海谓之浮山,东海谓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
[ gǎn shì shān yáng ]三国 魏 嵇康、吕安 被 司马昭 杀害,其友 向秀 过 嵇 旧居 山阳,闻邻人笛声,怀念亡友感音而叹,为撰《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感逝山阳”表示对亡友的哀念。姚锡钧《怀人》诗之七:“共言 元叔 一悽然,感逝 山阳 记昔年。”
[ dài shān ]负山。
[ dài shān áo ]传说古代 渤海 之东有 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五座仙山,随潮往来,漂流不定。天帝恐其流于西极,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始峙而不动。其后 龙伯 之国有巨人,一举钓去六鳌,于是 岱舆、员峤 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见《列子·汤问》。鰲,亦作“鼇”。
[ běi shān mó yá zào xiàng ]在重庆市大足县西北北山上。以佛湾为中心,包括观音坡、佛耳峰、营盘山,长500米。始建于晚唐,盛于两宋。共二百九十窟龛,造像近万躯。还有碑碣《古文孝经》石刻,是世界仅存的古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běi shān wén ]《北山移文》的省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