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ài chén ]宋 代诸路安抚司的长官称帅臣。后泛称统帅,主将。
[ shuài cóng ]相率归从。《左传·襄公十一年》:“乐只君子,福禄攸同,便蕃左右,亦是帅从。”杜预 注:“言远人相帅来服从。”
[ shuài diàn ]公邑的大夫。《左传·文公十六年》:“宋 昭公 将田 孟诸,未至,夫人 王姬 使帅甸攻而杀之。”孔颖达 疏:“近国为郊,郊外为甸。天子之甸为公邑之田,则诸侯之甸,亦公邑也。帅甸者,甸地之帅,当是公邑之大夫也。”
[ shuài fú ]相率而归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 伐 崇,再驾而降为臣,蛮夷帅服。”《国语·齐语》:“一战帅服三十一国。”《北史·泉仚传》:“先是 东梁州 刺史 刘孟良 在职贪婪,人多背叛。仲遵 以廉简处之,羣蛮帅服。”《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牧守苟能抚以恩信,自然帅服,安可轻动干戈,渔猎其民。”
[ shuài kǔn ]1.镇抚一方的军事首长。2.指帅府。
[ shuài sī ]宋 代在诸路置安抚司或经略安抚司,以朝臣充任,掌一路军政之事,称帅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