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ù yǔ nǔ jiàn ]宋 代的一种弩箭。《宋史·兵志十一》:“咸平 元年六月,御前忠佐 石归宋 献木羽弩箭,箭裁尺餘而所激甚远,中鎧甲则簳去而鏃存,牢不可拔。”《宋史·兵志十一》:“隆兴 元年,御降木羽弩箭式,每路依式製箭百万。”
[ nǔ gōng ]古代兵器,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 nǔ lì ]1.弩弓的射力。《淮南子·泰族训》:“夫矢之所以射远贯牢者,弩力也。”2.犹努力。《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五年》:“马武 为 茂建 所败,奔过 王霸 营,大呼求救。霸 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弩力而已!’乃闭营坚壁。”明 何景明《赠望之》诗之五:“去住各弩力,良覿会有因。”
[ nǔ lú ]置连弩车之庐。一说,为弩手所居之庐。
[ nǔ mò ]1.强弩之末。比喻力量已趋衰弱。2.喻馀暇,馀力。3.喻事情接近尾声的时候。
[ nǔ shǐ ]1.弩弓与箭。2.弩所发射的箭。
[ nǔ tuán ]古代军队中的弓箭部队。《宋史·兵志五》:“﹝ 熙寧 ﹞六年,诸路行保甲,司农寺请令 全 邵 二州土丁、弩手、弩团与本村土人共为保甲。”
[ nǔ xià táo jiàn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