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ì huáng quǎn ]秦 丞相 李斯 受 赵高 陷害,被腰斩于 咸阳,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復牵黄犬俱出 上蔡 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见《史记·李斯列传》。后用为大臣受陷害被处死的典故。
[ yì jiāng nán ]词牌名。原名《谢秋娘》,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谓此调系 唐 李德裕 为亡妓 谢秋娘 所作。后因 白居易 词有“能不忆 江 南”句改名。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南》、《望江楼》、《梦江口》、《梦江南》、《望江梅》等。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皆平韵。参阅《词谱》卷一。
[ yì liàn ]怀念依恋。三国 魏 曹植《离思赋》序:“建安 十六年,大军西讨 马超,太子留监国,植 时从焉。意有忆恋,遂作《离思赋》云。”
[ yì lú ]犹忆莼鲈。明 张煌言《答纪石青年丈》诗之二:“已知世态供谈虎,岂为微名重忆鱸。”
[ yì niàn ]1.记忆。《大庄严经》卷一:“何故忆而不忘失?答曰:以有念觉与心相应,便能忆念三世之事而不忘失。”宋 叶适《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鸡鸣挟书,尽夜分,皆忆念上口。”2.回忆。唐 杜甫《别蔡十四著作》诗:“忆念 凤翔 都,聚散俄十春。”茅盾《过年》一:“他木然又望着那旗竿上面的天空,刚才那忆念便又立刻退去。”3.思念。宋 叶适《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初,秦国夫人 生公而终,忆念至老,常涕泣。”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我直到揭席时来到家时,我又索趲下些工夫忆念尔。”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请他们不要惜别,请他们不要忆念。”4.纪念。《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小姐立在帘内,只责备小人来迟悮事,莫説婚姻,连金帛也不能相赠了,这金釵鈿权留箇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