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uò tuì ]软弱畏缩。《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故穷武之雄,毙於不仁;存义之国,丧於懦退。”
[ nuò xiǎo ]懦弱胆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新疆起义清方档案》:“强悍者则引贼东向,懦小者亦避贼东趋。”
[ nuò zhōng ]无大志的胸怀。多用为自谦之词。
[ liáng nuò ]善良而懦弱的人。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款犯》:“殄此巨憝,以安良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这 夏作人 是 新安县 人氏,捐有一个都司职衔,平日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横行乡里,欺压良懦。”
[ shuāi nuò ]衰弱怯懦。亦指衰弱怯懦的人。唐 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声节哀有餘,夫何激衰懦。”仇兆鳌 注:“激衰懦,言懦夫犹当激动。”清 孙枝蔚《移居怀远坊喜与汪叔定季用爱园相近》诗:“故交回首隔风尘,少年对面欺衰懦。”《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发辫原由》:“西装严肃而发皇,满 装鬆缓而衰懦,则於人种上有关,不独取便於身体已也。”
[ shuāi yōng tà nuò ]庸弱无能。
[ rǒng nuò ]亦作“冗懦”。懦弱无用。《金史·陈规传》:“臣尝任 陕西 官,近年又屡到 陕西,兵将冗懦,恐不可用,未如圣料。”
[ lián wán lì nuò ]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