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án lù ]一并被杀。明 沉德符《野获编·禨祥·并蒂瓜》:“洪武 五年,句容 民献二瓜,俱同蒂……产瓜未几,兄弟坐事并斩於市,太祖 之卓识不必言,更似有先知之哲焉。意者同蒂即駢戮之象歟。”清 赵翼《金川门怀古》诗:“从亡芒屩千山险,駢戮欧刀十族空。”
[ qiān lù ]谓迁怒而杀戮。《左传·成公六年》:“吾来救 郑,楚 师去我,吾遂至於此,是迁戮也。”《孔丛子·抗志》:“今君因心之忿,迁戮不辜,以为无伤於义,此非臣之所敢知也。”
[ nú lù ]亦作“奴僇”。谓施以刑辱,使为奴隶。
[ qí xīn lù lì ]戮:合。指同心合力。
[ shòu lù ]被杀。旧题 汉 李陵《答苏武书》:“鼂错 受戮,周 魏 见辜。”唐 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巴州严八使君五十韵》:“青蒲甘受戮,白髮竟谁怜。”
[ tiān zhī lù mín ]受天惩罚的人;罪人。亦作“天之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