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 lèi bá cuì ]《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指超出一般(多用于形容品德、才能)。出:超越。拔:超出。萃(cuì):草丛生的样子,比喻成群的人或物。
[ jué qún bá lèi ]1.同"絶类离群"。2.出众超群。
[ jiǒng bá ]1.高耸挺拔。唐 裴次元 逸句:“积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汉。”2.高超特出。唐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於常情。”唐 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一百韵》:“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自注:“同年八人,乐天 拔萃登科,予平判入等。”
[ lǎo tiān bá dì ]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 chū qún bá cuì ]见“出類拔萃”。
[ hǎi bá ]从平均海平面起算的高度。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 848.13米。
[ lǎng bá ]颖悟超群。《三国志·吴志·贺邵传》“邵 年四十九”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风度简旷,器识朗拔。”《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语 王右军 曰”刘孝标 注引《文字志》:“羲之 少朗拔,为叔父 廙 所赏。善草隶。”《旧唐书·高骈传》:“幼而朗拔,好为文,多与儒者游,喜言道理。”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 ]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見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薩賞其義俠,故遠導幻影以生之。”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zhù ]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