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ò shì ]征购;搜购。《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帝将伐 蜀,辛卯,詔天下括市战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康定元年》:“乙未,京畿、京东 西、淮南、陕西路 括市战马,敢輒隐者,重置之法。”
[ kuò suǒ ]搜索;探索。《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元年》:“鄃王 彻图南 人户散失,詔有司括索。”清 陈梦雷《抒哀赋》:“匪寧澹括索以穷化原兮,畴炳晰乎先几。”
[ kuò yǔ ]箭末羽毛。亦喻修学益智,增进才力。括,通“栝”。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子路 曰:‘南山 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 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南朝 梁简文帝《徵君何先生墓志》:“括羽儒囿,舟舆席珍。”南朝 梁 刘孝溉《仪贤堂监策秀才》诗:“硕学类括羽,奇文若锦繢。”《北史·儒林传序》:“贵游之辈,饰以明经,可谓 稽山 竹箭,加之括羽,俯拾青紫,断可知焉。”
[ jī kuò ]1.亦作“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2.喻治事的权柄或事物的关键。3.犹机关。机械发动的部分。4.计谋;心思。
[ jiǎn kuò ]简单而概括:~的总结。把意见~地谈一下。
[ cè kuò ]宋 代称士人为应付科举策试,将经史及时务主要内容编成的简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