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ú cuò ]1.无法对付;不知如何应付。形容极其惶恐。2.谓不执着,不拘泥。3.无法置办。
[ qiǎn cí cuò yì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qiǎn cí cuò yì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
[ qiǎn yán cuò yì ]指写文章、说话时的用词立意。同“遣辞措意”。
[ shī cuò ]举动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茫然~。惊慌~。
[ shí cuò ]《礼记·中庸》:“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故时措之宜也。”郑玄 注:“时措,言得其时而用也。”孔颖达 疏:“措犹用也。言至诚者成万物之性,合天地之道,故得时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宜”。后以“时措”谓因时制宜。《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而刑新国则宜用轻典,若执而不变,非时措之道也。”
[ shǒu jiǎo wú cuò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 wú suǒ cuò shǒu ]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同“无所错手足”。
[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没有地方放手和脚。形容不知如何是好。《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措:安放。
[ zhī cuò ]支撑筹办。明 张居正《与荆南道府二公》:“况先年议有废州县课银,近日两院又奏留存积粮银,目前尚可支措,俟明岁再议未晚。”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慌张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慌乱失常,不知所措。同“张皇失措”。
[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张皇失措:形容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shé cuò ]犹抵偿。《元典章·刑部五·烧埋》:“张广 於 至元 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打死 袁六二,大德 元年三月二十七日钦遇释放,合追烧埋银两,移准 隆兴 万户府关,张广 并无事产折措。”
[ zhǐ cuò ]1.犹废置。2.举措,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