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o gōu ]1.亦作“撩钩”。2.泛指水中取物的钩状器具。
[ liáo hǔ xū ]犹捋虎须。谓冒犯虎威,担受风险。
[ liáo huāng ]抛荒。土地空着不种。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在土地的使用方面,撩荒的方式虽然还继续存在,但比较进步的休耕制,在生产发达的地区已在逐渐取得优势。”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我那八亩地那年撩荒了,地里场里的活儿,啥我不能干。”
[ liáo huǒ jiā yóu ]犹言火上加油。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
[ liáo jiǎo ]一种徒手相扑以脚力撩倒对方的相搏游戏。
[ liáo jué zǐ ]骡马跳起来用后蹄向后踢。
[ liáo kāi shǒu ]犹撒手。喻断绝关系。
[ liáo qiǎn ]谓挖去淤积的泥沙。《宋史·河渠志七》:“以新旧菱荡课利钱送 钱塘县 收掌,谓之开湖公使库,以备逐年雇人开葑撩浅。”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六:“开河不竭水而以器捞泥曰撩浅。”清 钱泳《履园丛话·水学·总论》:“唐 末 五代 有撩浅夫、开江卒,以时濬治,水不为害。”
[ liáo qīng ]犹撩洗。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郡中 西湖,环三十里,溉湖上良田千顷…… 武肃 置撩清军以疏其恶。”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五:“收图回之利,养撩清之卒,更番迭役以浚之。”《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五年》:“淮安 以东,河 入海处宜倣 宋 置撩清夫。”参见“撩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