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òng bì ]亦作“共弊”。《论语·公冶长》:“子路 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谓甘愿始终共享车马衣裘等物。后用为同甘共苦的典实。
[ jīn pí lì bì ]同“筋疲力盡”。宋 司马光《道傍田家》诗:“筋疲力敝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税促。”
[ jí bì ]谓极其破敝。宋 曾巩《太祖皇帝总叙》:“太祖 承自 天宝 以后更 五代 二百餘年极敝之天下。”《四库全书总目·经一·易一》:“《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寖流於讖纬,王弼 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 汉 儒,自标新学。”
[ jiù bì ]同“救弊”。《后汉书·仲长统传》:“或推前王之风,可行於当年;有引救敝之规,宜流於长世。”
[ juān bì chóng shàn ]革除敝政,崇尚雅道。《後汉书·西域传论》:“且好仁惡殺,蠲敝崇善,所以賢達君子多愛其法焉。”
[ pín bì ]亦作“贫弊”。亦作“贫獘”。贫穷破败;贫困。
[ jī bì ]1.亦作“积弊”。累积弊病。2.指积久的弊端。3.谓长期艰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