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o dīng chuí ]1.见“敲钉鎚”。2.亦作“敲钉锤”。亦作“敲竹竿”。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货财》:“《金陵杂志》:‘敲钉鎚、一名敲竹竿,不当取之财而取之之谓。今上海谓之敲竹槓是也。’”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已经交过十万了,现在又另要开刀费十万,岂不是故意敲钉锤?”参见“敲竹槓”。
[ qiāo dīng zuàn jiǎo ]方言。比喻把事说定,不能改变。沪剧《罗汉钱》第三场:“你这个媒人好厉害,还要敲钉钻脚吗!”
[ qiāo dìng ]1.拍卖时敲槌表示成交。2.借指最后确定:当场~。
[ qiāo gǔ bāo suǐ ]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 qiāo gǔ xī suǐ ]砸碎骨头吸骨髓。比喻残酷剥削。
[ qiāo gǔ zhà suǐ ]犹敲骨吸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 qiāo jīn jī shí ]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 qiāo jīn jī yù ]敲钟击磬。喻诗文声调铿锵动听。
[ qiāo kāi bǎn bì shuō liàng huà ]谓把话直接讲明,不兜圏子。
[ qiāo kē ]1.犹推敲,琢磨。2.犹敲诈。
[ qiāo líng ké ]方言。以地产卖于人,过若干时间要求加价称“找价”,屡找不已称“敲菱壳”。
[ qiāo luó dǎ gǔ ]1.指欢庆祝贺。2.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 qiāo luó fàng pào ]指大张旗鼓地活动。
[ qiāo mén ]1.叩门。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 qiāo mén shí ]同“敲门砖”。明 王鏊《送温生廉还江西》诗:“鏤冰刻棘巧何为,名成至比敲门石。”
[ qiāo mén zhuān ]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封建时代的文人常把读书当成~,一旦功名到手,书籍也就被束之高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