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áo ǒu ]同“曹偶”。《汉书·英布传》:“驪山 之徒数十万人,布 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 江 中为羣盗。”颜师古 注:“曹,辈也。”明 文徵明《上守溪先生书》:“亦时时窃为古文词,一时曹耦莫不非笑之。”
[ cáo wèi ]1.朝代名。即三国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称曹魏,以别于拓跋魏。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
[ cáo xī ]1.水名。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
[ cáo zhǔ ]1.主人。财物或权力等的所有人。2.谓机构的负责人或主持者。
[ gōng cáo ]1.官名。2.吐绶鸟的别名。
[ bīng cáo ]1.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汉 代为公府、司隶的属官。唐 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后世或沿用此称。唐 韩愈《赠张童子序》:“又二年,益通二经,有司復上其事,繇是拜卫兵曹之命。”宋 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兵曹》:“汉 公府掾史有兵曹,主兵事。司隶属官有兵曹从事史,郡国为使。北齐 同诸曹为参军。今又独置於 开封府 也。”2.古代军中掌管作战部署的机构。三国 魏 曹操《步战令》:“诸部曲者,各自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3.指兵部。清 孔尚任《桃花扇·抚兵》:“俺待要飞檄 金陵,告兵曹转达车驾,许咱们迁镇移家。”
[ bīng cáo niǎo ]传说因 唐 代 崔希高 在 并州 任兵曹而得名的一种鸟。据 唐 刘肃《大唐新语·孝行》,崔希高 仁孝友悌,丁母忧,哀毁过礼。后转 并州 兵曹,“厅前丛苇,有小鸟如鷦鷯来巢,孕卵五色,旦如鸡子。数日,鷇毁雏见,已大於母。月餘,五色成文,大如鹅,驯扰闲暇。顷之飞翔,时归旧所。人到于今号为‘兵曹鸟’。”
[ gǔ yuàn cáo ]《西京杂记》卷四:“京兆 有 古生 者,学纵横、揣磨、弄矢、摇丸、樗蒲之术,为都掾史四十餘季。善訑谩二千石,随以谐謔,皆握其权要,而得其欢心。
[ hù cáo ]掌管民户、祠祀、农桑等的官署。
[ hù cáo cān jūn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 hù cáo shàng shū ]古代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户部尚书。
[ jīng cáo ]清 代称朝廷各部衙门司官以下的属官。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近二三年京曹日窘,寻常部院官出无车马者什九。”郑观应《盛世危言·通使》:“戊子岁曾遣京曹分往各邦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