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ìng hóng ]黄中带红,比杏黄稍红的颜色。
[ xìng huā chāng yè ]花:开花;叶:长叶。杏树开花,菖蒲长叶的时候。指耕种的最好时期。后用以比喻不违农时,及时耕种,必多收获。
[ xìng huā chūn yǔ ]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 xìng huā cūn ]1.唐 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因以“杏花村”泛指卖酒处。宋 周邦彦《满庭芳·忆钱唐》词:“酒旗渔市,冷落杏花村。”元 东湖散人《春日田园杂兴》诗:“小雨杏花村问酒,澹烟杨柳巷巾车。”明 高启《五禽言和张水部》:“提胡芦,趣沽酒,杏花村中媪家有。”郁达夫《临平登山记》:“在一条丁字路的转弯角前,并且还有一家青帘摇漾的杏花村--是酒家的雅号,本名仿佛是聚贤楼。”亦省称“杏村”。清 孙枝蔚《落花》诗:“杏村惟见酒旗摇,一去繁华不可招。”2.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安徽省 贵池县 城西。向以产酒著名。3.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山西省 汾阳县 东,相传自 南北朝 以来,即以产“汾酒”著名。郭沫若《访杏村》诗:“杏花村 里酒如泉,解放以来别有天。”谢觉哉《游杏花村竟日雨留题》诗:“逢人便説 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4.地名。因村多杏花,故称。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金陵 诸胜如 凤凰臺、杏花村、雨花臺,皆一抔黄土耳。”
[ xìng huā fēng ]1.清明前后杏花开放时的风;春风。唐 羊士谔《野望》诗之一:“萋萋麦陇杏花风,好是行春野望中。”元 汤式《望远行·四景题情》曲:“杏花风习习暖透窗纱,眼巴巴顒望他。”清 李经钰《阙题》诗:“暄晴已报杏花风,忽讶 尧 年鹤语同。”2.词牌名。《杏花天》的别名。清 陈廷敬 等《词谱·杏花天》:“﹝《杏花天》﹞ 辛弃疾 词名《杏花风》。此调微近《端正好》。”
[ xìng huā tán ]指授徒讲学之所。唐 王建《送司空神童》诗:“杏花坛上授书时,不废中庭趁蝶飞。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参见“杏坛”。
[ xìng huā tiān ]1.杏花开放时节。指春天。2.词牌名。有三体,一为五十四字,二为五十五字,三为五十六字,均双调,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3.词牌名。
[ xìng huā yān ]形容女子鬓发之美,如杏花含烟。
[ xìng huā yǔ ]谓清明时节所降之雨。时值杏花盛开,故称。
[ xìng huáng qí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 xìng huáng sǎn ]1.同“杏黄繖”。2.杏黄色伞盖。古代官员的仪仗之一。
[ xìng jiān ]1.同“杏牋”。2.杏黄色的精美纸张。
[ xìng jiǔ ]以杏子为主要原料酿成的酒。
[ xìng lào ]杏仁粥。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