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ī zhàng ]几案与手杖。老年人平时以几靠身,以杖扶持,故喻年迈。机,通“几”。三国 魏 嵇康《思亲诗》:“望南山兮发哀嘆,感机杖兮涕汍澜。”
[ guò tóu guǎi zhàng ]见“过头杖”。
[ guò tóu zhàng ]长度超过人体头部之杖。
[ guò tóu zhǔ zhàng ]见“过头杖”。
[ jī zhàng ]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唐 杜甫《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明 张煌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 gǎn miàn zhàng ]擀面用的木棍。《元典章·刑部·打死换作病死》:“田云童 於正月初二日将弟 田二 用赶麪杖肯打。”《西游记》第四九回:“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赶麪杖。’”亦作“赶麵杖”。
[ cè zhàng ]拄杖。也称杖策。三国 魏 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 注:“慈水 姜氏 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 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 冯京 ﹞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 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 dìng guāng fó zhàng ]即佛面竹。
[ dǎo zhàng cè ]倒持所拄之杖及马鞭,喻心神恍惚而行动错乱。
[ 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黎,通“藜”。
[ lí zhàng ]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质轻而坚实。
[ liǎng zhàng gǔ ]打击乐器名。又称羯鼓。
[ lóng zhàng ]亦作“龙仗”。典出《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费长房 者,汝南 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餘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后因以“龙杖”美称竹杖。唐 骆宾王《出石门》诗:“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宋 陶穀《清异录·骄龙杖》:“天师 杜光庭 骄龙杖,红如猩肉,重若玉石……相传是仙人留赐。”元 谢宗可 有《龙杖》诗。
[ míng zhàng ]指盲人用来探路的手杖。
[ jiū zhàng ]杖头刻有鸠形的拐杖。《太平御览》卷九二一引 汉 应劭《风俗通》:“俗説 高祖 与 项羽 战,败于 京 索,遁藂薄中,羽 追求之,时鳩正鸣其上,追者以鸟在,无人,遂得脱。后及即位,异此鸟,故作鳩杖以赐老者。”《新唐书·玄宗纪》:“丁酉,宴京师侍老于 含元殿 庭,赐九十以上几、杖,八十以上鳩杖。”清 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乾隆 乙巳,纯皇帝 以五十年开千叟宴於 乾清宫,预宴者凡三千九百餘人,各赐鳩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