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桐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ān tóng zǐ ]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黄绿色,有香气,浆果球形,红色或红褐色。木材可以制器具。也叫椅(yī)。
[ shuāng tóng ]即梧桐。梧桐皮白,故称。
[ xián tóng ]汉 桓谭《新论》:“神农 始削桐为琴,练丝为絃。”后因以“絃桐”为琴的别称。
[ shǔ tóng ]蜀 中的桐木。亦代称以此种木材所制的乐器。
[ sī tóng ]1.指琴。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2.指乐曲。
[ tóng bǎi gōng ]道观名。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清 钱泳《履园丛话·古迹·桐柏宫》:“桐柏宫 在 天台县 西二十五里,道家所谓七十二福地之一。由 清溪 迤北而入,其路曲折清幽,至宫门,则一望如平畴,四山苍然,九峰迴抱,别有天地。县志云:唐 景云 二年,为 司马承禎 建。”
[ tóng bù ]即桐华布。
[ tóng chéng pài ]清 代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 方苞、刘大櫆、姚鼐,皆 安徽 桐城 人,故名。桐城派提倡学习先 秦、两 汉 及 唐 宋 八大家散文。讲究“义法”,主张“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要求语言雅洁,文以载道,其作品一般内容贫弱,往往流于空洞。是 清 代极有影响的散文流派。
[ tóng cuàn ]语本《后汉书·蔡邕传》:“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后因以“桐爨”喻良材被毁或大材小用。爨,烧火做饭。
[ tóng fēng ]见“桐叶封弟”。
[ tóng fèng ]见“桐花凤”。
[ tóng gāo ]桐油烧烟制成的膏,为制墨原料。
[ tóng gōng ]1.商 代 桐 地的宫室。相传为 汤 葬地。伊尹 曾放 太甲 于此。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书·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 桐宫。”孔 传:“经营 桐 墓立宫,令 太甲 居之。”《史记·殷本纪》:“帝 太甲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 汤 法,乱德,於是 伊尹 放之於 桐宫。”唐 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诗:“桐宫 放 太甲,摄政无愧色。”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南史·刘穆之等传论》:“及至处权定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桐宫有卒迫之痛,淮王 非中雾之疾,若以社稷为存亡,则义异於此。”康有为《戊戌八月国变记事》诗之一:“庄严对 宣室,哀痛起桐宫。”
[ tóng guān ]桐木做的棺材。因其质地朴素,故表示薄葬。《左传·哀公二年》:“桐棺三寸,不设属辟。”《墨子·节葬下》:“﹝ 禹 ﹞葬 会稽 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汉书·周磐传》:“若命终之日,桐棺足以周身。”
[ tóng guī ]见“桐珪”。
[ tóng guī ]亦作“桐圭”。《史记·晋世家》:“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 tóng huā ]1.桐树的花。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 tóng huā fèng ]鸟名。以暮春时栖集于桐花而得名。
[ tóng huā yān ]亦作“桐华烟”。用桐油烧的烟。为制墨的原料。
[ tóng huá ]1.即桐花。2.谓桐树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