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ng zhuāng ]密布的木桩。《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八年》:“时 元 军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
[ zhì zhuāng ]刻上尺度的木桩。用以测量水位之高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十四日》:“江 汉 水势俱盛大,以 皇华馆 誌桩量之,江 水已长三丈矣。”
[ yī zhuāng ]犹一件。多指事情或案子。
[ zhuāng bàn ]1.备办。2.指所备之物。
[ zhuāng jiā ]即庄家。指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 zhuāng jué ]木桩。大者谓桩,小者谓橛。
[ zhuāng kē ]正项赋税外增加的税捐。《元典章·户部十一·纳绵府杂泛》:“近年以来,有各州官司桩科,一切杂泛逼临,多有逃移人户。”
[ zhuāng pèi ]1.附加摊派,额外摊派。《元典章·兵部三·禁止骚扰站赤》:“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止是桩配见户包当。”《元典章·新集·户部·职田》:“各处官司往往不似旧例,却将公田桩配百姓。”2.指额外增收赋税。《元典章·户部八·办理合行事理》:“民间若有门摊课程,止依 至元 十九年例徵收,不得分毫添答,非理桩配。”
[ zhuāng sào fū ]清 代河工的一种。掌理堤岸的桩埽。
[ zhuāng shǒu ]清 代河营兵的一种。从事修筑堤岸工事。《清会典事例·工部四二·河兵》:“﹝ 乾隆 ﹞二年諭,河营内有桩手一项,下埽籤桩,履危蹈险,较之力作兵丁,更为辛苦。”
[ zhuāng zi ]一端或全部埋在土中的柱形物,多用于建筑或做分界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