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í chǔ ]亦作“棊处”。如棋子一样散处。
[ qí cuò y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 ]弈棋错走一步,使得全盘棋输掉。比喻人们处理事情稍有不慎,会把整个事情弄糟。《花城》1981年第4期:“棋错一着,满盘皆输。大师父当初随姓 辛 的上山,是不是太勿忙了点。”
[ qí fǎ ]亦作“棊法”。弈棋之法。亦指布局、应变与制胜的棋艺。
[ qí féng dí shǒu ]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
[ qí féng duì shǒu ]下棋碰上了水平相当的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 qí gāo yī zhāo,fù shǒu fù jiǎo ]本指棋艺,后比喻技术高人一头,对方就无法施展本领。
[ qí gōng ]棋手。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陆象山 少年时,尝坐 临安 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 qí huà ]如棋盘一样横竖成行,界画分明。
[ qí jié ]亦作“棊劫”。围棋的劫争。亦用以喻争战。《周书·儒林传·乐逊》:“譬犹棊劫相持,争行先后,若一行不当,或成彼利,诚应捨小营大,先保封域,不宜贪利边陲,轻为举动。”《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秦 兗州 刺史 彭超 请攻 沛郡 太守 戴逯 於 彭城,且曰:‘愿更遣重将攻 淮南 诸城,为征南棊劫之势,东西并进,丹阳 不足平也。’”胡三省 注:“棊劫者,以棊势喻兵势也。围棊者,攻其右而敌手应之,则击其左取之,谓之劫。”宋 陆游《初夏》诗:“细煅诗联凭棐几,静思棋劫对楸枰。”参见“劫打”。
[ qí jú ]1.棋盘。2.下棋的事称为棋局。也指下棋时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对阵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