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ān bàng gǔ ]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
[ shā wēi bàng ]旧时为压倒犯人的气焰,用棍棒打刚抓到或解到的犯人的腿或臀,叫打杀威棒。
[ mèn bàng ]闷棍。方言谓暗中打人或背地整人为“打闷棒”。
[ mó bàng ]神话故事中能使一切发生奇异变化的指挥棒。
[ tàn jīng bàng ]用石墨和炭制做的棒,可作为电器的电极。
[ tiě liàn jiā bàng ]古代兵器名。形制如打麦用的连枷。
[ wǔ sè bàng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曹操 ﹞除 洛阳 北部尉”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人撰《曹瞒传》:“太祖 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用以喻严刑峻法。
[ xuán bàng ]曹操 除 洛阳 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后以“悬棒”指严正执法。
[ xiàn bàng ]差役在限期内未能完成任务而受的棒刑。
[ yù jiāo bàng ]方言。玉米。俞林《在太行山上》:“来的是一支‘运输队’,三个中年妇女,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赶着两头毛驴,把‘前方’收下的玉茭棒运回到‘后方’去。”
[ tǎo fàn bàng ]即讨吃棍。《中国歌谣资料·曾记那年闹灾荒》:“哇哇叫,泪汪汪,一家大小拿起讨饭棒。”参见“讨吃棍”。
[ tī qiāng nòng bàng ]犹言使枪弄棒。
[ tiě bàng ]亦作“铁棓”。铁铸的棍棒。古代用作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