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棘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jí qīng ]古代九卿的统称。
[ jí rén ]《诗·桧风·素冠》:“庶见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劳心慱慱兮。”郑玄 笺:“急於哀慼之人。”后人居父母丧时,自称“棘人”。明 孙仁孺《东郭记·遍国中》:“素冠聊拟棘人欒,萧索西风墓木盘。”清 周亮工《清明闻同人各有饮所风雨荒园悽然有感》诗:“燧火偏迷羈旅路,清明独上棘人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如果老头子不死,他又何尝有甚父丧大故向人借钱?又何故好好的自称棘人?”
[ jí sè ]犹艰涩。
[ jí shí ]酸枣。
[ jí shǐ ]用棘枝做的箭。《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 熊绎,辟在 荆山 ……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杜预 注:“桃弧,棘矢,以御不祥。言 楚 在山林,少所出有。”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彍棘矢而望高手於 渠广,策疲駑而求继轨於 周穆。”
[ jí shǔ ]指太常寺,大理寺的别称。
[ jí sì ]1.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唐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蓬山 簉八儒。”2.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唐 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 已误身。”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
[ jí tián ]荆棘之田,荒田。
[ jí tíng ]公卿的官署。
[ jí tǔ ]古代狱外种棘,因以“棘土”指牢狱。清 钱谦益《二哀诗·傅给事右君》:“数载梧垣抗疏声,两年棘土作书生。授经装点穷门面,唱曲消磨苦性情。”自注:“右君 效 黄霸 授经於予,每月夜行歌徧狱中。”
[ jí wéi ]1.指科举时代的考场。唐、五代 试士,以棘围试院以防弊端,故称。宋 黄庭坚《博士王扬休碾密云龙同事十三人饮之戏作》诗:“棘围深锁 武成宫,谈天进士雕虚空。”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清 钮琇《觚賸·洪庙神梦》:“谓掇科第如拾芥,而久困棘围,年将四十,始举於乡。”参阅《通典·选举三》。2.用荆棘圈成的场地。《新唐书·柳子华传》:“﹝ 柳 ﹞为 昭应 令,检校金部郎中、脩宫使。设棘围於市,徇邑中曰:‘民有得 华清 瓦石材用,投围中,踰三日不还者死。’不终日,已上积矣。营办略足。”《宋史·李仕衡传》:“前守捕群盗妻子寘棘围,仕衡 至,悉纵罢之使去。”
[ jí wéi suǒ yuàn ]戒备森严的科举考场。
[ jí wéi ]1.春秋 楚 棘邑 之门。《左传·昭公十三年》:“﹝ 申亥 ﹞乃求王,遇诸 棘 闈以归。夏五月癸亥,王縊于芋尹 申亥氏。”杜预 注:“棘,里名。闈,门也。”元 岑安卿《予观近时诗人往往有以前代台名为赋者辄用效颦·章华台》诗:“棘 闈深闭魂魄飞,申亥 负尸理浅土。”2.棘围。宋 洪迈《夷坚甲志·胡克己梦》:“吾梦棘闈晨启,它人未暇进,独先入坐堂上,今兹必首选。”明 汪廷讷《种玉记·登隽》:“昨日里对策棘闈,今日里策名天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棘闈应试之人,天囯干城之选。”参见“棘围”。
[ jí xià ]1.棘木之下。古代听讼的地方。2.周乐之一。3.战国时齐国学者会聚之地。参见“棘下生”。
[ jí xià shēng ]战国 时,会聚在 棘下 的 齐国 学者的通称。
[ jí xīn ]棘木之心。
[ jí xīn ]可以为薪的棘木。
[ jí yì ]蔓延交结的荆棘。亦谓荆棘蔓延交结覆盖。
[ jí yuān ]即远志。药草名。
[ jí yuán ]以棘刺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