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ōu méi ]宋 诗人 欧阳修 和 梅尧臣 的并称。
[ ōu měi ]指 欧洲 和 美洲。泛指西方国家。章开沅 林增平 等《辛亥革命史》第四章第一节:“还有部分青年留学 欧 美,远赴 英、德、美、比、法、奥、俄 等国,但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官派留洋者。”
[ ōu mò ]即 欧 美。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志士多危心,亦相率赴 欧 墨,欲采掇其文化,而纳之宗邦。”马和《变雅楼三十年诗征题词》:“文明开发真吾事,欧 墨 新潮尽向东。”参见“欧美”。
[ ōu mǔ ]宋 欧阳修 早岁丧父,母 郑氏 督教甚严,家贫无纸笔,尝以荻画地教子。事见 殴阳修《泷冈阡表》。后因以“欧母”为称颂贤母之词。
[ ōu mǔ ]1.乔治·欧姆(1787—1854)德国物理学家。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关于电流强度跟电压和电阻间关系的欧姆定律。2.简称欧。电阻单位。为纪念欧姆而命名。如果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伏,通过的电流是1安,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欧。
[ ōu qín ]宋 词人 欧阳修 和 秦观 的并称。
[ ōu rén ]1.瓯人。欧,通“甌”。古越族的一支。2.欧洲人。
[ ōu shū ]指 唐 代书法家 欧阳询 的书体。
[ ōu sū ]宋 散文大家 欧阳修 和 苏轼 的并称。
[ ōu tuō ]匈奴语。即瓯脱。欧,通“甌”。
[ ōu wén ]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任纺织厂经理时,曾实行一些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人福利的改良,以后又提出废除私有制的主张。但反对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幻想和平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1824年到美国进行建立新协和村的试验,1832年又创办了借助于劳动券交换劳动产品的公平“交换市场”。所有这类试验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都不可避免地失败了。著有《新社会观》等。
[ ōu xiè ]1.亦作“欧洩”。上吐下泻。2.见“欧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