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ā lù jūn jūn gē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dǎ dāi gē ]沿街叫乞,唱《莲花落》。
[ dé tǐ gē ]唐 俚曲名。详“得宝歌”。
[ duǎn gē xíng ]《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乐曲名,因其声调短促,故名。多为宴会上唱的乐曲。
[ dòng zú dà gē ]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 chēng gē ]称扬歌颂。《后汉书·循吏传·许荆》:“﹝ 荆 ﹞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
[ hān gē héng wǔ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
[ hān gē zuì wǔ ]形容纵情歌舞,耽于声色。同“酣歌恒舞”。
[ jīng g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设在 瑞金,当地人民把 瑞金 改为 瑞京,把这里的山歌叫做京歌。
[ lí gē ]伤别的歌曲。南朝 梁 何逊《答丘长史诗》:“宴年时未几,离歌倐成赋。”唐 骆宾王《送王赞府上京参选赋得鹤》:“离歌凄妙曲,别操绕繁絃。”宋 周邦彦《点绛唇》词:“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明 刘基《送医士贾思诚还浙东》诗之一:“西风嫋嫋水鳞鳞,一曲离歌泪满巾。”
[ dòng xiān gē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cóng gōng gē ]指《诗·鲁颂·泮水》。因诗中有“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句,故称。诗颂 鲁僖公 之贤,后有以称颂朝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