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ì zhǔ ]汨罗江 边。特指 屈原 沉水处。
[ niú zhǔ guài ]晋 温峤 在 牛渚矶 燃犀照怪的典故。
[ niú zhǔ xī ]比喻用以揭露黑暗或怪异之物。
[ pān zhǔ ]使水回流的浅滩。潘,通“蟠”。
[ què zhǔ ]1.银河。清 吴伟业《七夕即事》诗之一:“鹊渚星桥迥,羊车水殿开。”2.指 鹊洲,在 安徽 境内。明 汤显祖《朱大复舒城》诗:“鹊渚 逢人报好音,龙舒 君长挟青琴。”徐朔方 笺校:“朱大復 名 长春,显祖 同年进士。时出任 舒城 知县。”
[ xī zhào niú zhǔ ]比喻洞察幽微。
[ shuǐ zhǔ ]1.亦作“水陼”。水中小块陆地。2.水边。
[ shì zhǔ ]市镇岸边;埠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时 峻 赏募觅 氷,属所在搜检甚急。卒捨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 庾吴郡?此中便是。’”
[ wǎng zhǔ huán tīng ]指往返都须渡水。
[ yàn zhǔ ]指雁常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唐 宋之问《发藤州》诗:“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宋 吴文英《绛都春》词:“春来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杨如许。”金 梦庵《齐天乐》词:“鸥汀雁渚,记仿佛当年,暗经行处。”
[ yuán tóu zhǔ ]太湖 游览胜地之一。在 江苏省 无锡市 西南 太湖 中。是 南犊山 西端突入湖中的半岛,形如鼋头,故名。有 长春桥、诵芬堂、飞云阁 等名胜。园林布局,依山傍水,别具一格。是观赏 太湖 的最佳处。亦省称“黿头”。郭沫若《访无锡》诗之一:“太湖 佳絶处,毕竟在 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