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网  ›  组词大全  ›  包含湿的组词
汉字 组词 成语 歇后语 英文缩写
[ shù shī ]1.捆扎湿物。形容旧时官吏驭下苛酷急切。《汉书·酷吏传·宁成》:“好气,为少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溼。”颜师古 注:“束溼,言其急之甚也。湮物则易束。”唐 颜真卿《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公正色谓之曰:‘僕从祖父司刑卿,天授 中,详理寃狱,振雪者七十餘家;今子孙犹困於 襄陵,岂忍以束湿之事以自便也。’”宋 苏轼《刚说》:“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驭吏如束溼,不復以礼遇士大夫。”明 宋濂《薛府君墓志铭》:“项氏 性恪严,驭府君如束湿,髮虽颁白,不能免谴訶。”2.谓严饬。明 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杨公 日飞檄,束溼诸将,以为距贼不宜太远。”3.形容生活的蹙迫困厄。清 郑燮《赠潘桐冈》诗:“天公曲意来缚縶,困倒 扬州 如束湿。”4.指蹙迫困厄之境。清 王夫之《诗广传·大雅四六》:“有周 之弓,天下之至调者也,厉王 蹶而张之,筋蹙漆解,不絶者无几,宣王 起,以柔道承之,庶几释天下於束溼乎!”
[ shuǐ guò dì pí shī ]1.喻多少也沾一点利益。《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如今没别的,‘水过地皮湿’,姑娘就是照师傅的话,实打实的这么一点头,算你瞧得起这个师傅了。”2.喻仅及表面,未能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5期:“中年教师的工作负担重,不可能长时间地坐下来读书,若不围绕着科研进修,容易形成泛览,‘水过地皮湿’。”
[ pí shī ]1.低湿的地方。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2.低洼潮湿。《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三年》:“使説 曹操 以 许 下埤湿,雒阳 残破,宜徙都 鄄城 以就全实。”
[ rùn shī ]1.潮湿而润泽的;湿润。2.沾湿;浸湿。
[ 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qū shī ]中医学用语。消除湿邪的统称。分化湿、利湿、燥湿等法。
[ shàng lòu xià shī ]上:指屋顶;下:指地面。形容房屋破旧,不能蔽风雨。
[ shuǐ shī ]1.水气;潮气。2.沾水变潮;潮湿。3.因经常坐卧湿地,汗出沾衣或涉水淋雨等引起的病症。
[ shǔ shī ]炎热潮湿。
[ méi shī ]1.受潮发霉。2.谓受潮霉烂。
[ rù shī ]潮湿。
[ xī shī ]很湿。如:他下班路上赶上了一场雷阵雨,身上淋得稀湿。
[ ruǎn shī ]柔软,湿润。
[ shī ào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燠”。
[ shī bì ]1.同“湿痺”。亦作“溼痹”。晋葛洪《抱朴子·喻蔽》:“若以所言不纯,而弃其文,是治珠翳而剜眼,疗溼痹而刖足。”2.中医学病名。痺症类型之一。因风寒湿三邪中以湿邪偏胜,湿性黏腻滞着所致。表现为肌肤麻木,关节重着,肿痛处固定不移。
[ shī báo ]低劣。
[ shī dā dā ]形容潮湿的样子或给人以潮湿的感觉。
[ shī dù ]1.空气内含水分的多少,分为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等。2.泛指某些物质中所含水分的多少:土壤~。
[ shī fēng ]一种经常随之降雨或雪的风。
[ shī gū ]指蝼蛄。